特首梁振英關於「積極不干預」政策已經過時的言論,引起社會議論是意料中事,但有商界政黨提出反駁,卻有點始料不及。
「積極不干預」政策是英國人統治香港時提出來的,但真可以做到「不干預」嗎?一九八三年十月十七日,香港開始實行聯繫匯率制度,即港元直接與美元掛鈎,匯率定於七點八港元兌一美元,這不是「干預」是甚麼?
相信不少人還記得當年的情況,港元匯率本來是自由浮動的,但由於種種內外因素影響,令港元跌至接近十元兌一美元,且還有下滑的趨勢,情況接近失控,市道一片混亂,超級市場的大米和廁紙等日用品被搶購一空,全城人心惶惶。眼看如果不立即採取果斷措施,社會將面臨崩潰,聯繫匯率就是在這時候出台,即時穩定了市場,也穩定了人心。
至於現時聯繫匯率還該不該維持下去,可以探討,那是後話。
舉此例子只是想說明,「積極不干預」雖然對市場經濟有利的一面,但同時亦有消極的一面,不用奉為動搖不得的「金科玉律」,必須結合社會的現實環境來衡量,有時候政府出手「干預」是必要的。
所以,梁振英提出特區政府要「適度有為」,以尊重市場機制為前提,更積極發揮市場推動者和引導者的作用,筆者覺得合情合理,值得支持。因為,筆者一向認為,社會經濟要向前發展,政府的角色本就應該做一個「推動者」和「引導者」,而不是只做一個冷冰冰的「監守者」或「旁觀者」。而今,特區政府力求有所作為,工商界普遍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