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明鏡:美國制衡中國本質未變

伊核協議達成,全世界歡呼。美國媒體說,危機一結束,所有人就都成了贏家。中國外長王毅作為這份協議的參與人,也公開表示「中國對談判的貢獻」。三禪愚見,從世界和平發展角度看,中國是作出了貢獻,不過如果僅從北京自身利益看,也必然要承受美國抽身中東之後的對華壓力。

無疑,協議首先獲大利的是伊朗,畢竟制裁撤銷了,其實從以色列的激烈反對可以反證。而奧巴馬的興奮,則更甚於德黑蘭。這足以成為美國總統奧巴馬任期內的最大外交成就,甚至有可能讓奧巴馬再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始終伊朗再不能建立獨立的核工業,僅僅保留了一定科學研究能力,而且武器和導彈的禁運更要維持五到八年。

俄羅斯對於這份歷史性的協議是有貢獻的,但是,伴隨着原油期貨在伊核協議達成後的應聲大跌,俄羅斯的石油出口即時感受到伊朗重返市場後的龐大壓力,尤其在普京還是靠石油振興俄羅斯經濟之時。

在北京,協議達成之後,有專家也即時稱,一旦伊朗和美國、歐洲經貿正常化,不再是中東孤島,也有利於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展開。伊朗是「一帶一路」的一個十字路口。如果獲得了經濟和貿易制裁的解禁,伊朗將掃清加入「上合組織」的現實障礙。

但是,美國從中東抽身,必然更易實現其重點放於亞太戰略。

雖然,這一戰略後來更名為亞太「再平衡」,但是制衡中國的本質未變。美國這一戰略實現受到延誤,一個是中東問題,一個是阿富汗問題,還有就是烏克蘭問題,這些都是天助中華崛起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