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語廣播:福利買票是經濟毒藥

民主選舉雖然有助社會按民意而行事,但亦很容易被一些政客所利用。事實上,希臘的債務危機,禍源就出於「福利買票」的民主制度上,因各政黨為了爭奪選票,政綱重點都不在如何真正解決社會矛盾和經濟發展上,而是鬥派福利,鬥開期票,才會導致今天的境地。這一教訓,值得香港在追求民主過程中加以警惕。

猶記得,希臘債務危機初浮現時,該國實施緊縮政策,以換取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貸款援助。緊縮政策主要是節流,包括裁減公務員和削減退休金額等一些社會福利,但此舉引起部分民眾不滿,於是罷工不斷,令到希臘的經濟一直無法改善。

今年初,希臘進行國會選舉,激進左派聯盟贏得多數議席而執政,隨即要求與歐盟等削減部分外債,遭到拒絕,雙方就紓困方案談判陷於僵局,希臘新任總理齊普拉斯最後把球踢給國民,以全民公投方式來決定是否接受債權人提出的緊縮政策,以換取延長「財政援助」的期限。希臘的全民公投有結果了,但債務危機解決了嗎?其實,不管公投的結果是怎樣,問題並不會消失。希臘若因債務違約被迫退出歐元區,希臘貨幣必然大幅貶值,引發大幅度通貨膨脹,受苦的依然是全國民眾。

香港目前雖不存在債務危機的風險,但前車可鑑,在發展民主制度的過程中,香港也必須避免選舉出現「福利買票」的弊端,因易放難收。扶貧是需要的,但並不等於人人派錢,香港長期以來「量入為出」的理財政策,必須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