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公私營協作 病人唔like 私醫唔制

四十五蚊睇私家醫生,病人、醫生都耍手擰頭?去年醫院管理局推出「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資助高血壓患者以四十五元的公院門診收費,到指定私家醫生診所覆診,先導計劃於黃大仙、屯門及觀塘三區推行。惟計劃出爐一年,反應未如理想,病人認為手續繁複,診所位置不便利,又擔心計劃完結後變成「孤兒症」,直言「零興趣」;私家醫生亦指行政工作增加,資助金額卻不足以彌補成本,變相做「義工」。區議員指三區參與醫生人數不足三成,登記病人亦不足一成,對紓緩公院輪候時間壓力杯水車薪。

「一來少醫生揀,二來去聖母醫院仲方便啦,我點解要參加?」居於慈雲山的八十三歲趙伯前年患上高血壓,一直在公立醫院求診,去年接獲醫管局「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的邀請信,但他坦言對計劃一知半解,又擔心轉到私家診所覆診,醫生會收取「私家價」藥費,所以沒有參與計劃。

病人憂醫生退出變「孤兒症」

居於黃大仙的陳太亦指,雖然公院輪候覆診時間長,但參與計劃的私家醫生少,亦不易約見,又擔心一旦該醫生退出計劃,即變「孤兒症」,屆時又要另找醫生接手或返回公院,「我完全諗唔到點受惠,見到一大疊申請表,就掉埋一邊,早排又有姑娘問我參唔參加,我覺得公院想卸畀私家做啫!」

去年七月,醫管局於黃大仙、觀塘及屯門推出先導計劃,為患有高血壓或高血脂症、原本在公立醫院普通科門診的病人,提供每年最多十次(包括四次高血壓及六次偶發性疾病如傷風、感冒)到區內私家診所就診。私家醫生除了每次可收到病人繳付的四十五元「公院門診」診金外,更會獲二百二十五元的政府資助。

被指成效宣傳不足乏誘因

計劃原意為紓緩公院壓力,惟黃大仙區議員兼關注醫療設施專責小組主席袁國強認為,計劃成效、滲透率和宣傳不足,「我問過好多街坊,一係冇留意,一係拎住疊嘢嚟問我點填,但最終決定唔參加。」他指,黃大仙區參與的私家醫生寥寥無幾,選擇少令市民欠缺誘因參加。

屯門區議員兼屯門醫院管治委員會會員李洪森亦指,醫生並不踴躍參與,他指即使醫生非純為賺錢,但在商言商,計劃加重醫生的行政工作,又需花時間翻查病人病歷,資助金額卻不足以彌補成本。去年三月醫管局發信邀請三區共三百多名醫生參加,卻只有不足三成參加。

醫生指做「義工」批醫局「做騷」

「我喺黃大仙都唔參加,更加唔會推薦畀業界!」在黃大仙開設診所的醫學會前會長蔡堅批評,醫管局為「做騷」,希望參與的私家醫生做義工,故獨立醫生對計劃不感興趣,參與的大部分為醫療集團的醫生。他指由於參與醫生人數少,病人或會因選擇少而覺得不吸引。

該計劃監察小組主席之一的李福基醫生亦指,除資助金額不足外,參與醫生亦反映由於醫管局以獨立系統處理電子病歷,醫生要重複填寫病歷,加重行政工作,診症時間比同類個案多十五分鐘;又有人指慢性病症一年覆診四次太少,難以跟進病情,認為病人應每年覆診六至八次。

醫管局就計劃向三區發信邀請約四萬五千至五萬名病人,但截至今年四月底,約四千七百名表示會參加,其中三千九百多名病人已開始接受該服務,佔獲邀病人約一成;同期參加計劃的醫生有八十六名。發言人指局方日後擬擴展計劃時,會審慎考慮個別區議會的要求及其他因素。

圖:甘偉倫

文:陳淑珍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