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昨再多一人確診感染新沙士,令總感染人數增至十三人。當地自本月二十日確診首宗新沙士個案後,確診患者快速增加,有專家擔心這期間新沙士病毒已增強或發生遺傳變種。其中一名受感染的醫生,只因曾為首名患者診症五分鐘就中招,足證傳染性之高。香港傳染病學專家認為,新沙士在中東地區部分醫院大規模爆發,但沒有發現病毒變種,懷疑南韓的醫院感染控制措施差,病毒容易在長期病患的長者體內繁殖,病毒數量大增但當地醫院醫護人員診治呼吸病時鮮戴口罩,高危地接觸源頭病人,「病人向佢(醫生)咳一咳就中招」。
南韓國立首爾大學方教授表示,新沙士本身就經常變化,所以無法排除遺傳變異的可能性,甚至可能已變種成更強的病毒。南韓衞生當局早前曾表示,與新沙士患者在兩米內接觸一小時以上才可能被傳染,可是當地卻接連出現了多宗快速傳染的病例。例如第五宗確診病例、當地一名醫生,只曾為源頭病人進行了五分鐘的診症。第六宗病例則是曾與源頭病人同醫院的一名病人,他曾與源頭病人在檢查室碰面,卻依然中招。由此可見,「兩米範圍、接觸一小時」的傳染標準不夠準確。
有南韓傳媒指出,一般情況下,病毒的傳染性與致死率是呈反比。新沙士在中東的傳染性低、致命率高,但在南韓卻出現低致命率、高傳染性情況。
南韓保健福祉部公共保健政策官權準旭昨表示,第十三名確診患者是第十二名患者的丈夫,於本月十五至十七日在醫院照料妻子時被感染,已被送往國家指定醫院接受隔離治療。
在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指出,去年沙特阿拉伯吉達三間醫院爆發新沙士,二百五十五人中招,但病毒分析顯示沒有出現變種,但當地病人或探病的家屬都沒戴口罩,醫護人員同樣沒有戴口罩觀念,類似情況亦發生在伊朗和阿聯酋等地,故病毒在醫院廣泛傳播不能單單考慮是否出現變種,應做好醫院感染控制措施。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指不排除病毒變種可能性,但他認為,南韓當局至今沒有公布當地患者感染的病毒資料,難確定病毒短時間內廣泛傳播是否與變種有關,但據他了解,當地醫護人員治療病人過程中甚少戴口罩,相信是醫院內的感染控制措施不足所致。他表示,該名南韓源頭病人和最少兩名患者為長者且長期病患接觸,病毒容易在他們體內繁殖,病毒數量大增,而且當地醫院的醫護人員治療有呼吸道疾病的病人甚少會戴口罩,故此他們接觸源頭病人時,「病人向佢(醫生)咳一咳就中招」。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