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探射燈:氣壓變化大 慎防「機艙症候群」

在飛行期間,由於壓力變化,對部分患者可能會構成影響。一一年,一名體重約三百磅的澳洲籍男遊客抵港後,在酒店浴室昏倒,送院後搶救不治,懷疑患上俗稱「機艙症候群」的深層靜脈栓塞猝死。

心臟科專科醫生梁達智指,患有心臟病、高血壓,以及有家族性「血稠」等乘客屬高危人士,若機艙座位較窄或乘搭長途機,容易令血液流動不順暢,繼而產生血塊導致血管栓塞。他建議乘客每半小時做腳部舒展運動,腳趾「篤地」打圈,或在機艙多走動。

「三個鐘飛機,不受控咁流眼水。」長期受鼻敏感困擾的鄭小姐近日赴台度假,在返港的機上突然不停流淚,她稱首次遇上此情況。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林建業指,不排除因機艙氣壓改變及環境太乾,抽乾鼻膜和眼角膜的水分,或是座椅的致敏原誘發過敏所致。

至於飛機降落時出現耳痛,林稱情況普遍,由於降落期間,飛機由低壓區飛到高壓區,中耳受壓,耳咽管亦會收縮,當耳膜神經線受拉扯嚴重,可能會弄穿耳膜令其流血。林建議鼻敏感和感冒患者上機前,可服藥或噴鼻膜收縮劑「打底」,降落前不要睡覺,藉此讓耳咽管保持張開,此時可以咀嚼香口膠或飲汽水等保持吞嚥動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