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顏色變化影響生理時鐘

【本報綜合報道】長途旅行後,不少人受時差困擾,為何大腦會懂得分辨早晚?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最新研究發現,早上及晚上的光強度不同,讓大腦能分辨出早晚的轉變,故此顏色會影響人體的生理時鐘。

見藍轉黃 腦電波最活躍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家首先利用精密儀器,除測量出日出及日落的光強度,更發現黃昏時天色變藍,逐漸變昏暗至深藍色。科學家再做動物實驗,利用老鼠看到不同的視覺刺激,記錄牠們的腦電波,以了解對生理時鐘的影響。結果顯示,老鼠的腦電波最活躍是看到顏色由藍轉黃。

科學家進一步分析,將老鼠安置於模擬天空背景的環境,記錄牠們對顏色及光暗變化的反應。老鼠體溫最高是天空轉為深藍色,顯示生理時鐘運作正常,反而光暗則不會令體溫出現變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