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旁觀亞投行 何不乘搭順風車

不是西風壓倒東風,就是東風壓倒西風。由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籌備進展如火如荼,意向創始成員國已超過三十個,而且還在持續增加,意味着美國的圍堵徹底失敗,也意味着中國的崛起不可阻擋。面對這股浩浩蕩蕩的時代洪流,港府表示會積極研究加入亞投行,為國家作出貢獻,亦為香港提供機遇。很明顯,乘搭中國經濟發展的順風車,既是大勢所趨,也是避免邊緣化的唯一選擇。

眾所周知,中國主導成立亞投行,不僅僅是為了打破美國對國際金融秩序的壟斷局面,也是為了服務於「一帶一路」的重大戰略。所謂一帶一路,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而言之就是加強區域合作,包括基建、能源、金融等等。而隨着這一戰略的逐漸鋪開,中國勢必會進一步開放和走出去,香港作為中國窗口的地位則會不斷下降,加上本身問題多多,再不想辦法自救,邊緣化只是遲早的事。更何況,連歐洲國家也爭相加入亞投行,台灣同樣躍躍欲試,香港又豈能例外。

事實上,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業既是最大的優勢,也是最大的支柱。正如特首梁振英指出,金融業在香港的僱用人員只有百分之六,但對GDP的貢獻達到百分之十六,其重要性可見一斑。亞投行的成立,正好為香港金融業提供一展所長的機會,一來可以鞏固金融中心功能和地位,獲得新的發展動力,二來可以充當橋樑角色,為「一帶一路」戰略作出貢獻,可謂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當然,香港以甚麼身份加入亞投行,尚待進一步研究,但問題相信不難解決,中央既然支持香港維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對加入亞投行一事理應樂觀其成,正如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一樣,可以說是水到渠成,並沒有太大的懸念。

說到底,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香港能不能把握機遇,才是最令人擔心的問題。十幾年來,香港一直在蹉跎歲月,原地踏步,尤其是隨着社會愈來愈政治化,爭拗不斷,內鬥不休,更是嚴重阻礙經濟發展,導致競爭力每況愈下。過去人們常用龜兔賽跑形容香港與內地的發展,如今時移勢易,香港還在原地睡覺,內地則是一日千里,兩者已不可相提並論。實際上,從亞投行勢不可擋就知道,隨着中國整體實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升,世界經濟的重心逐漸向東方傾斜,中國成為本世紀最龐大、最有潛力的市場之一。香港得近水樓台之利,如果能好好把握,不難有一番作為,相反,如果繼續內鬥內耗,誰也救不了香港。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香港要擺脫邊緣化的厄運,只有把握機遇,乘搭內地順風車,化被動為主動,而加入亞投行正是最重要的一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一旦錯過了這班車,香港恐怕只能獨自沉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