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說紛紜論房策 巧婦難為無米炊

儘管當局早前推出新辣招,令樓市稍為降溫,但樓價依然高企不下,甚至屢錄「破頂」成交。房屋問題積重難返,引發的矛盾和爭議愈演愈烈,如何解開這個困局,既是港府的重中之重,亦是港府的痛中之痛。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昨日就去年底發表的長遠房屋策略及今年施政報告有關房屋事務的措施舉行公聽會,吸引眾多團體及市民發表意見,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劏房戶不滿被加租及迫遷,要求重推租務管制;公屋輪候者認為新修訂的計分制變相拉高門檻,更難上樓;中產人士則指新辣招影響用家,更難上車;有組織則表示拒當樓奴,諷刺當局無「橋」解決房屋問題。

其實,當局不是不想解決房屋問題,也不是完全無「橋」,只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覓地困難重重,即使有心及有「橋」,也無能為力。長遠房屋策略提出未來十年建屋四十八萬個單位的目標,其中公營房屋二十九萬,決心不可謂不大,但能否達到目標,連港府也未必有信心。運房局官員承認,按照目前的土地供應,預計只能興建二十五萬個公營房屋單位,與二十九萬個單位的目標仍有很大距離。面對各種阻力,當局能否覓得足夠土地彌補這個建屋缺口,不能不令人懷疑。

眾所周知,正是因為房屋供應不足,才導致私人樓價飆升、公屋輪候大排長龍、劏房遍地開花,在未能增加房屋供應的情況下,推出辣招也好,修訂公屋計分制也好,或者實施租務管制也好,統統無濟於事。就以租務管制來說,本身爭議性就很大,一來不易取得社會共識,二來可能引起反效果,令房屋供應進一步減少,租戶得不償失。

說到底,增加房屋供應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偏偏港府對此束手無策,姑且不說東北發展計劃寸步難行,在大嶼山等地填海的計劃也是爭議多多,不知何時才能成事。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呼籲議員放下歧見,理性討論東大嶼山發展及欣澳等填海計劃,可惜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在反對派全面不合作之下,要求政客為填海工程高抬貴手,無異於與虎謀皮。最怕研究復研究,蹉跎復蹉跎,即使填海造地最後能夠成事,遠水也救不了近火。

香港問題千頭萬緒,房屋問題正是主要源頭,只要解決了房屋問題,其他問題自然迎刃而解,相反,房屋死結解不開,一切也就無從談起,正如綱舉目張的道理一樣,綱不舉,目不張。最諷刺的是,面對房屋問題日益惡化,有些人一方面要求港府加快建屋,一方面卻諸多設限,這裏也不能動,那裏也不能動,令人莫名其妙。事實證明,房屋問題確實不只是民生問題,更是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在泛政治化的今天,港府動輒得咎,自身難保,遑論解決房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