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九合一」選舉,台北市長電視辯論登場,正所謂「唔選唔知民調高」,柯文哲選市長,起始像是閒話一句,沒料選民反應熱烈,尤其是綠營支持者,寧棄民進黨的正式候選人,也要讓這位台大醫師出選,政治素人壓倒傳統政客,可見台灣政圈,政治人才似有斷層。
連勝文民調落後,出身富裕的候選人,於普選之中慣常成了原罪,這辯論有危急存亡之感。
柯文哲打素人牌,便是針對連的權貴背景,連的辯論策略被迫跟着走,要大打身份認同牌,便祭出「新台北人」的說法。
想當年,馬英九第一次選台北市長,李登輝便試過高舉馬的手,大喊「新台灣人」。
究其實新台灣人、新台北人的意思差不多,所謂新者,也就是大家都是共同體,訴求台北人要無分彼此。
但選民記憶力不差,這「新台北人」說法,卻原來陳水扁早於九四年選台北市長時已提出,原籍台南的阿扁打拚台北,當年是恰如其分的有新意,沒料到今天,風水輪流轉,國民黨的連勝文要搬出來主打。
過癮的是,柯文哲的素人牌,說起來無黨無派;上到辯論場,訴求主軸也就是強調台灣人要放下藍綠,不要繼續沉淪在兩黨的內耗中,說的也離不開大家都是共同體的意思。選民要是不善忘,四年前的台北市長選舉,在郝龍斌和蘇貞昌的藍綠之外,還有一個親民黨的宋楚瑜,主調打的也就是放下藍綠。
新台北人、新台灣人、素人也好,共同體或放下藍綠都好,意義都差不多。
今回「六都選舉」,除了反映政治人才出現斷層,就是訴求內容也翻不出新意,台灣社會仍在追逐身份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