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恒久警惕自由代價

終審法院前首席法官李國能借翻譯問題,開腔批評國務院的「一國兩制白皮書」,聲稱法官沒有主人,只對法律忠誠,不受任何干預,又謂「恒久警惕乃自由的代價」。

何謂主人?今時今日,主人界定主要繫於個人歸屬感及身份認同——我感覺中國是我歸宿,願為國家付出,故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中國實質便是我的主人。對中國的認同,不在乎我是否在中國出生的華裔人士,這不過是法律定義罷了。實質認同在於你我文化區隔——中國文化是我的文化,英國文化是你的文化!

稱法官只對法律忠誠,但法律非無根存在於真空,故絕非超越國界普世價值。你稱只對法律忠誠,我必追問你是哪套法律?是普通法地區法律嗎?若是,普通法淵源何在?不就是源自英國,飽受英國文化薰陶,再擴展至全球英語地區,包括美國嗎?所以,若說法官只對普通法地區法律忠誠,他的忠誠不可能只在於法律條文,必然亦包括條文背後的英語地區文化。這正是英國樞密院,成為不少英語地區終審法院的原因。

香港是中國主權下的普通法地區,故須跟實行大陸法的中國接軌。以法官只對法律忠誠之名,掩飾要求香港法律制度繼續效忠英國之實,乃混淆視聽;在中國跟美英陣營處於敵對狀態的今時今日,更有暗地通敵之嫌!

因此,我絕對同意「恒久警惕乃自由的代價」,作為中國人,我們對敵人的陰謀詭計,必須保持恒久警惕,要不然認賊作父,錯走自毁之途,及至真正喪失自由才醒覺,或已太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