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捭闔:香港的結構困難

最近,有愈來愈多人士表達對香港經濟前景的擔憂。筆者認為,香港可能在幾方面的確出現一些結構上的困難。首先在經濟結構方面,香港一直依賴金融、旅遊、航運等幾個主要產業作為經濟支柱。特區政府成立之初,曾經提出多項構想,包括高科技和中藥港等等,但都沒有成功,至今香港的經濟結構仍然沒有太多的新元素。

在資本結構方面,回歸前,主要是一種英國資本主導下的多國資本格局,逐漸變成近年由本地華資為主導的多國資本,並存在着擁有龐大資本、但卻影響力不高的中資企業。

人才結構方面,則呈現明顯的老化迹象。例如通過觀察近日政改討論就能發現,參與討論的人士,大部分是從八十年代便開始參與起草基本法的討論工作,難得見到年輕和新的面孔。另外還有城市定位結構,過去香港一直自命與倫敦和紐約齊名的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但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竟變成要爭取成為亞洲金融中心!這一方面顯示出周邊地區的迅速發展,另一方面也是對自身的定位出現混淆,這可能跟過去的明顯優越感減少有關;今年中,內地便有十五個省市的GDP總量超過了香港。

上述的理念有些過於籠統,例如GDP數量,有人口規模的因素,而且也沒有辦法計算香港在內地這些地方的投資。同時,隨着周邊地區的發展,香港根本沒有可能一直保持過去競爭上的絕對優勢。需要我們思考的,正是如何強化和發揮我們今天的比較優勢。明天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