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候公屋路漫漫 無殼蝸牛望樓嘆

屋漏偏逢連夜雨。香港房屋問題積重難返,公屋輪候人數愈來愈多,房屋署無計可施,反而事先張揚下年度公屋供應減少,可能無法達到三年上樓目標,不啻將無殼蝸牛推向絕望深淵。

目前公屋輪候冊申請宗數已逼近二十五萬,一般申請和非長者單身人士大約各佔一半。早前審計報告批評房屋署沒有對非長者單身申請人承諾上樓時間,而配額及計分制更催化年輕人提早申請公屋,令輪候冊愈來愈長,認為房委會應全面檢討。事實上,除了一般家庭之外,近年愈來愈多剛滿十八歲的在學青年申請公屋,當中包括不少大學生,令公屋供應壓力日益增加,房屋署束手無策,只好挖東牆補西牆,提出檢討計分制,扣減單身年輕人輪候公屋的分數,而年滿三十五歲的單身人士則可加分。這一減一加除了凸顯當局無力增加房屋供應的窘困之外,到底能夠解決甚麼問題,實在令人懷疑。

在長長的公屋輪候冊中,超過七萬名申請者是三十五歲以下單身人士,其中約半數具大專或以上學歷,當局總是以此為理由,指申請公屋數字有「水分」。誠然,公屋作為一種社會福利以及珍貴資源,應該留給最有需要的市民,很多年輕人一到年齡就申請,確實不正常,尤其大學生理應不需依賴公屋,但問題是,私人樓價及租金高不可攀,根本不是一般受薪階層所能應付,年輕人不申請公屋又有甚麼辦法呢?正如有人所說,如果多數大學畢業生的收入都負擔不了私人樓宇的價格及租金,證明存在結構性問題。

歸根究柢,房屋供應嚴重不足,就是結構性問題,當局未能對症下藥,反而藥石亂投,結果徒添混亂。其實,非長者單身人士申請公屋,本來就排在最後,每年只能分配二千個單位,即使當局實行扣分制,也沒有甚麼實際意義,不僅不會加快其他申請者上樓速度,反而令人質疑歧視年輕人,增添不必要的爭拗。

眾所周知,解決房屋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增加供應,尤其是增建公屋及居屋。港府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否則不會將房屋問題列為施政重中之重,可惜說易行難,在泛政治化的社會氣氛下,當局覓地建屋阻力重重,至今依然毫無進展。儘管長策會訂出未來十年建屋四十七萬個單位的目標,其中公營房屋二十萬,但能否實現卻備受質疑。審計報告亦指出,由於土地供應短缺,未來十年的公屋供應實際只有十七萬九千個單位,與長策會制訂的目標有明顯的距離,因此預料供不應求的情況將會進一步惡化,公屋輪候時間亦可能由當局承諾的三年延至五年。在這種情況下,不管當局如何檢討計分制,或者如何收緊富戶政策及加強打擊濫用公屋,也只是虛應故事,聊備一格。

三分人事七分天,弱勢政府動輒得咎,連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亦寸步難行,寄望他們解決房屋問題,令無殼蝸牛早日上樓,無異於緣木求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