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下稱丙肝)在港不常見。據衞生署統計,帶丙肝病毒人口少於整體人口百分之零點五,跟本港最流行的乙型肝炎,整體人口帶病毒率曾高逾百分之十,相差極遠。
然而,有科研機構沒強調上述背景下,新聞發布介紹一項丙肝研究,指與社會服務機構合作,曾為二百三十四名高危人士進行丙肝篩查,發現其中百分之五十六為丙肝患者,當中九成更從不知自己受感染。
上述發布,製造第一個假象是丙肝非常普遍,篩查一百人,便發現五十六人受感染。第二個更恐怖假象是,九成受感染者對患上丙肝全不知情。後果如何?科研機構「教育」市民,丙肝後果是慢性肝炎,是肝硬化,是肝癌,是丟命!
科研機構有否清楚交代篩查甚麼高危人士?會否是注射濫藥人士?性濫交人士?若是,傳遞的公共衞生訊息應是不濫藥、不濫交,乃最有效預防丙肝!然而,如斯訊息對科研及贊助機構全無經濟價值可言;於是科研機構強調:要盡早發現丙肝,盡早治療。
刻意強調從前的治療成功機會只得百分之五十,但較昂貴的最新治療,成功機會卻高達百分之九十。原來這就是整場騷最重要訊息──以一大堆所謂丙肝公眾教育,包裝昂貴新藥推銷。香港商業推銷分分秒秒發生,但科研機構參與此等活動,起碼須清楚申報利益,如收過藥商多少「科研」贊助,教授曾否接受藥商遊埠「講學」邀請,發布會費用由誰支付等。
此外,傳媒採訪,亦必須釐清自己是幫人家免費宣傳,還是報道公共衞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