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不明顯 共用針筒高危宜驗血

【本報訊】丙型肝炎與乙型肝炎病毒相似,一旦受感染會長期潛伏體內,可致肝硬化及肝癌。中文大學調查發現,近九成曾共用針筒的高危者不知自己患病,部分人確診時已肝硬化。該批丙肝患者當中,僅兩成人願接受治療,相信因傳統療法副作用多,又須定期打針所致。丙肝可透過血液及體液傳染,懷疑受感染的市民可驗血測試。

發病率或被低估

中大肝臟護理中心與明愛樂協會合作,○九至一二年邀請二百卅四名曾共用針筒人士進行丙型肝炎病毒篩查,一百三十人確診為丙肝患者,其中八成七人更是透過這次檢查才發現,十五人已有肝硬化。六十九名患者願繼續跟進病情,惟最終僅廿六人接受治療。

中心副主任黃煒燊指,本港丙肝發病率約千分之五,但實際數字或被低估。丙肝病徵不明顯,至出現上腹痛及腹脹,可能已是肝硬化或肝癌。共用針筒、不安全性行為,以及紋身及針灸時所用器具不潔,均有機會感染丙肝。

該中心主任陳力元表示,注射干擾素及利巴韋林等傳統丙肝治療,治愈率僅五成,即使配合第一代直接抗病毒藥物(DAA),治愈率亦只能增至七成,且副作用多,如影響情緒、食欲不振等,令病人卻步;第二代DAA成效逾九成,但藥費高昂,且未推出市場,故仍鼓勵患者接受現有治療。醫學界至上世紀九十年代始發現丙肝病毒,倘市民於此前曾輸血,可能感染丙肝而不自知,若有懷疑可驗血。

六十五歲的甄先生曾共用針筒吸毒八年,戒毒後偶然捐血才確診丙肝,四年前接受傳統藥物治療一年,惟病毒未完全清除,現須定期覆診觀察病情。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