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東牆補西牆,是安倍晉三取得平衡的一貫伎倆,國際外交如是,內政經濟如是。安倍經濟學當中的「第三支箭」,希望全力射出,但是周圍阻力不小,或不能起振興經濟作用,被揶揄射出的是「飛鏢」而非「箭」。
安倍「第三支箭」的核心是降低企業稅率,從現行的百分之三十五以上,調降到百分之三十以下,釋放企業壓力,助力企業向外發展。可是日本公共負債本身龐大,若要降低企業稅率,必須增加其他稅收以平衡政府收支。
正如早前安倍提高消費稅的做法,就是在民眾身上拿錢補貼政府。安倍希望以此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但是企業家本在上層,民眾消費尤其基層民眾在經濟鏈的末端,反讓民眾幫扶企業,短期貧富差距不是愈拉愈大?
且看第三支箭的具體內容,還包括重啟核能以及鼓勵女性就業。在推行上,重啟核反應堆面臨強大的反對聲音,而女性就業更難一時讓社會適應。
而就其他方面,安倍急於全方位包圍,一共有二百三十多項的改革大計,反而分散力量,全都想抓卻可能兩手空空。如評論說,沖了一壺淡茶。安倍的長遠願景卻敗在了急於求成的性格上。從日本股市今日的反應看,安倍的第三支箭並沒有引起震盪。或是前兩支箭成效不如預期,對第三次確實出現如分析師所說的「安倍經濟學疲勞症」。
安倍想要經濟發展,應該先學習如何安邦,想要對外貿易,卻四處樹敵,企業稅率再低也難走出國門,難道真靠作為全世界的軍火商重振日本經濟?不過到時候第一個出來制止他的還是美國。一旦證實安倍三箭皆折損,他還有何力修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