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北京政改統戰付之東流

香港建制派對北京發表白皮書,提出擁有對香港全面管治權、強烈批判反對派和外國勢力相勾結、申明香港管治者必須愛國愛港,有兩種反應,一是極為興奮,認為中央終於出手了,反擊了,認為中央早應該這樣做,早應該狠狠打擊反對派的囂張氣燄;二是口頭上支持朝廷的白皮書立場,但內心頗為擔憂在此時此刻敏感而重要的關頭,白皮書的「直言坦率」會嚇怕香港人,甚至會把比較「中間」的香港人推向反對派一邊,因而,他們在各種公開場合的發言都比較溫和,宣稱朝廷白皮書的言論沒有甚麼「特別」,沒有甚麼大不了,更不是要改變香港政策,也不會對「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有甚麼影響和衝擊。

反對派對白皮書的反應幾乎只有一種,認為朝廷真的要「悍然翻臉」了,要「撕下以往的偽裝和面具」了,「一國兩制名存實亡」了,「不能對政改抱有任何幻想」了。「佔領中環」不但不能退縮,而且還要乘勢大搞特搞。前一陣子呈現「分裂」之狀的反對派又在政改和「佔中」問題上迅速彌合、靠攏;原本對「公民提名」、「佔領中環」有保留態度的人要和「激進派」「並肩戰鬥」了,要「支持公提」「參加佔中」了。北京前一陣子在政改諮詢中對反對派取得的一點「統戰成果」已讓白皮書搞得付之東流也,王光亞、李飛、張曉明白忙活了一場。

因此,從上述效果而言,國務院白皮書在這個時候發表是得不償失的,負面作用遠大於正面作用,白皮書的願望是想把「中央擁有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說清楚,讓香港社會對一國兩制的認知向這方面「凝聚」、「認可」,但實際作用正好相反,引起了港人更大的恐慌、反感和抗拒,引起了更多的質疑、不解和思想混亂,引起了港人對朝廷更深的不信任。一句話,白皮書的發表相當莽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