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拉布沒完沒了,財政預算案過關無期,香港隨時墮入財政懸崖。既「惹火」又剪布無能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化身「祥林嫂」,喋喋不休,批評拉布議員「賴皮閃縮」,希望他們「盡快謝幕」,否則難免會有人叫他們「行開」。當局若以為噴噴口水就能迫使拉布議員收手,未免太傻太天真。
眾所周知,財政預算案是落實施政報告的綱領性文件,關乎經濟、民生方方面面,民意儘管對預算案有諸多不滿,但盡快通過落實符合整體利益。問題是,部分激進議員自以為站在道德高地,利用議事規則漏洞及港府的無能,提出大量修訂並作冗長發言,阻止預算案通過,以此博取曝光率,結果卻是累及無辜。例如懲教署本月起押後向懲教人員發放超時補水,水務署也無法支付下個月約三億六千萬元的東江水水費,如果拉布持續,將有更多政府服務因「斷糧」而被迫停止,這將是少數政客獨贏、全港皆輸的局面。
拉布鬧劇不止,除了暴露港府無能,授人以柄,也反映政制極為畸形,行政主導淪為空言。立法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只要有個別議員不高興,隨時可發起拉布,癱瘓施政,大多數市民對此可謂既反感,又無奈。事實上,少數激進派騎劫大多數市民利益,不光在立法會,各個領域都是如此。
隨着社會利益多元化,政治光譜也愈來愈複雜,激進路線愈來愈有市場。雖然香港民意的主流仍是溫和理性,激進派支持者始終有限,但搞手及幕後策劃者的政治能量不小,動員能力很強,一呼百應,頻頻出擊,從反國教、反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拖篋驅蝗、衝擊軍營、佔領議會、政改公民提名等等,其實來來去去都是那麼一班人,只是以不同名目及組織的形式出現,營造無處不在、聲勢浩大的表象,而且他們言辭尖刻,行動出位,擅於譁眾取寵,吸引了公眾的關注,全香港似乎只有他們的聲音,沉默大多數的利益及訴求卻被掩蓋、被忽視。
有人認為,香港問題的根源在於沒有民主,只要一人一票且無篩選地選舉,一切問題便迎刃而解,惟觀乎泰國、烏克蘭以及中東茉莉花革命後的亂象,再比較香港少數綁架多數的現實,不能不令人擔心香港的未來。民主是好東西,但如果沒有民主質素,只得民主外形,並非香港之福。
香港近年陷入泛政治化泥沼無法自拔,競爭力每況愈下,早已是不爭的事實。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是東方之珠,經濟總量佔全國的四分之一,如今已萎縮至不足百分之三。天津今年的經濟產值將超過香港,成為繼北京及上海之後,第三個拋離香港的內地城市,接下來超越香港的將是深圳、廣州等城市。香港落後新加坡也罷了,如今又淪落為中國的三流城市,叫人情何以堪!
可悲的是,不少政客仍在坐井觀天,仍然唯恐天下不亂,香港前途如何,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