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對於理想生活狀態的標準在不斷改變。歐洲工業革命發生前,貴族階層的生活模式被視為社會最理想的狀態。
伴隨工業革命後經濟模式發生的改變,中產階層逐漸冒起並不斷擴大比例。律師、醫生等專業形象背後所隱喻的高品質生活,被塑造成為主流社會追求的目標。近二十年來金融行業對經濟的主導作用日益顯著,金融行業精英及其崇尚的消費模式(尤其是奢侈品)更被視為當代社會更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追求。
而在美國硅谷,筆者觀察到截然不同的生活模式。高科技的工作環境結合自然主義理念,樸素環保卻又經濟實用的消費模式,牛仔褲、T恤、單車激發科技創新推動全社會進步。可以說,簡樸、自然、高科技就是硅谷的文化符號,蘋果幫助喬布斯被視為傑出代表。在印度和中國內地,這樣的文化符號也出現在班加羅爾和中關村。這種文化符號和行業本身的發展互相推動。文化符號讓年輕人以此作為奮鬥目標,而得到社會重視,又能反向推動行業的發展。
今天香港要推動創新和科技行業的發展,就要給予這種文化所伴隨的自由空間和非物質主義的成長土壤。除了要有專門的政府部門、有效的政策支持外,更重要的,是在社會當中構建對這種文化符號的支持態度,使之成為一個時代和發展階段的標誌。只有這樣,創新和科技行業才有可能在香港落地生根、獲得整個社會的共識支持發展,並吸引更多人才以這個方向為努力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