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台灣成為香港人旅遊的最愛,故宮的典藏、民宿和台灣小吃都十分吸引人,以及台灣的人情味最讓香港客回味與驚嘆,年輕人更喜歡赴台自由行,台灣每年來訪的觀光客也以香港客為最多,轉身處總有說廣東話的訪客。
港台之間由七、八十年代開始,由國語歌曲、邵氏影片開始相互交流,情相近、心相隨,港台間找到了文化的默契。但自香港回歸進入「一國兩制」的體制後,台灣人對香港多了一份關注,至今絕大多數的台灣民眾不能接受「一國兩制」的統一安排,對於香港的變化,台灣民眾看在眼裏,因之有了「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之說,台灣總是找足藉口以抗衡之。
台灣的太陽花學運之後,香港也有新的說法「今日台灣,明日香港」,即民怨的累積終有一日會爆發,高房價和高物價,讓市民難以負擔,今又有隱隱約約傳出可能推國安法以維持香港的穩定,港人至今對廿三條立法之憂慮與抗拒未能釋懷,對國安法的將會實施,也同樣會不安。
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吸引了香港有些人去觀戰學習,也希望學運領袖前來交流。台灣學運乃公民運動的興起,對社會不公或表達訴求,學運的年輕人應專注台灣內部的事務,讓民主政治的發展更加完備。
港台間不同的社會環境,雖同是資本主義社會卻有不同的政治風貌,不能相比擬,不應該也不要教導香港的抗爭,攪亂香港的平穩,畢竟兩地抗爭的訴求不同,讓台灣學運保持其純淨性,對香港的訴求更不能越俎代庖,這是應保有的分際,香港的社運分子或公民運動更不應寄望台灣學運來港複製,不能讓人有學運串連來港的錯覺,不利於今後港台交流,也不利於兩岸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