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年紀增長,脊骨內的椎間盤水分流失,開始退化,令脊骨支撐力減低。部分人亦會因脊骨受創令椎間盤撕裂及凸出,壓住神經線,引起背痛或坐骨神經痛。大多數患者可通過保守治療而痊愈,故醫生一般會先採取被動式治療,例如以口服藥物、針灸、超聲波或電療,減輕患者的疼痛,亦會鼓勵患者通過運動強化背部肌肉。
假如痛楚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及保守治療效果欠佳,醫生會考慮進行入侵性治療,以手術割除退化或脫出的椎間盤;如有需要,亦會進行脊柱融合術。部分醫生會考慮把整個椎間盤置換,不過置換後的部分,未必能發揮真正關節的活動功能,且會對其他關節構成壓力,日後仍有機會磨損,要重新置換也有困難。此外,也可透過微創方法,將發熱線放進椎間盤外圍,嘗試燒死附近細胞以減輕痛楚,不過這方法的有效性存在爭議。
醫學界正研究治療椎間盤退化的新方法,例如移植死者捐贈的部分脊骨,這些脊骨部分具新陳代謝功能,故患者術後的活動能力會較佳。此外,利用實驗室培養的細胞,又或把幹細胞注入椎間盤內,減輕痛楚之餘,也能真正治療病人本身的椎間盤。
市民如欲知道更多相關知識,可參加醫學院於五月十日舉辦的《骨科治療新方向:椎間盤退化及兒童腿患》健康講座,詳情請登入www.med.hku.hk/publiclecture或致電2819 9994查詢,四月廿五日起接受登記。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名譽臨床副教授黃一華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