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港地」政策在啟德發展區初試啼聲後便不再提起,被質疑違反施政承諾。特首梁振英解釋,自推出雙辣招後,樓市已大大降溫,樓價有回落迹象,政府會密切關注樓市走向,有需要時會再推出港人港地等措施,間接證實有關政策已被擱置。其實,施政須靈活變通,因時制宜,在目前的情況下,港人港地暫時擱置不足為奇。
港人港地本來就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本港樓市自二○○三年谷底反彈後,長漲長有(全球金融海嘯爆發後曾短暫下跌,惟很快掉頭向上),引起怨聲載道,本屆政府上台之時,樓價已經從最低水平漲了三倍。治沉疴,用重藥,現屆政府將房屋問題列為施政重中之重,推出一系列遏抑樓市措施,包括港人港地、雙辣招等,市場經過一段時間消化,終於見到成效。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去年初啟德兩塊地皮推出拍賣,加入港人港地條款,可謂合情合理,而早前港府發表施政報告及重新修訂新界東北發展計劃,不再提及港人港地,顯示港府研判目前已沒有必要繼續推行相關政策。
事實上,本港樓市之所以狂飆十年,主要由兩大因素造成。一是前朝曾蔭權時代無所作為,既減少公屋建造,又遲遲不復建居屋,私人土地供應也萎縮,致使樓宇嚴重供不應求;二是全球金融海嘯後主要經濟體為刺激經濟增長而紛紛推出量寬政策,導致市場資金氾濫,息口長期低企,加上內地客湧港置業,加劇樓市升幅。時移勢易,目前無論本港還是外圍環境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港府制訂未來十年建造四十七萬個公私營房屋單位的目標,積極拓土建屋,長遠將達致供需平衡,而美國經濟復甦並逐步退市,未來息口趨升,置業成本加重,樓市下調的可能性遠高於上升,因此,樓市政策當然要作出相應的調整。
港人港地政策的初衷是防止外來資金炒樓,可惜政策有一個很大的漏洞,只有相關樓盤才受到限制,其他樓盤的一手或二手買賣都不受影響,難以杜絕外地資金興風作浪,象徵意義大於實際。但其後推出的雙辣招就不同了,由於涵蓋所有樓盤的一手及二手買賣,效果立竿見影,如今外地投資者幾乎絕迹本地樓市。既然雙辣招更具針對性,效果更明顯,港人港地也就變成多此一舉。
誠然,當市場失衡時,政府以有形之手作出干預無可厚非,但干預有許多方法,港人港地卻未必是最好的選擇。更何況港人港地推出之初就引發不少爭議,最大的爭議在於影響香港自由市場形象,正如有人質疑,港人港地之後又有港人港奶,是不是今後所有緊俏的商品都實行「港人港物」措施呢?如此一來,香港還是自由市場嗎?
窮則變,變則通,解決樓市問題的根本之道在於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港人港地固然只是權宜之計,雙辣招也遲早要檢討。市場變幻萬千,政策也不可能一成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