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感到便秘,腸道不暢,除了可能是飲水及食菜不夠,原來也可能是患巨結腸症。患者雖以嬰兒居多,但也可至成年才發病。有廿多歲女子長達一個月無法正常排便,腹部脹大如懷孕六個月,X光鋇灌腸檢查顯示,其結腸闊達五厘米,須切除五分之四的大腸,剩下僅廿厘米與直腸接駁。外科專科醫生郭寶賢指,巨結腸症會令大腸無法蠕動,食物殘渣積聚腸內,致長期便秘,故要將病變的大腸切除。
該名年輕女子多年來都有便秘問題,平時二至三日大便一次,每次只排小量,起初問題不算嚴重,但之後漸惡化,服食醫生處方瀉藥亦無改善,試過一個月持續無大便,最後因腹脹不適求診。郭寶賢指,她求醫時腹部「好似大肚婆咁脹」,且大腸蠕動極慢,要將受影響的大腸切除。
他稱,巨結腸症多屬先天性,患者多在年幼時已被發現,但如徵狀不明顯,則可能成年時才發病。部分病人甚至整條大腸肌肉只能橫向伸展,但無法前後蠕動。大腸接收食物殘渣後不斷變闊,患者愈想用力排便,反會把大腸「撐闊」,造成惡性循環。他相信,成年人因巨結腸症或便秘要切腸並不常見,全港每年約百宗。
不過,他指市民若有便秘也不必太恐慌,一般人大便密度由每日三次至三日一次,過密或過少都不正常,而便秘只屬一種病徵,除腸癌和巨結腸症外,肛門肌肉過度收窄、直腸套疊及長者生理退化,均可致便秘,故要先找出病因。他建議市民可先嘗試改善生活習慣,如多吃高纖維食物、多飲水和適量運動,若仍無改善便要求診。
他又提醒市民,糞便雖有細菌,但沒有毒素,大腸有糞便屬正常,毋須強行清除宿便,更不建議洗腸,若對洗腸產生倚賴,會影響大腸正常蠕動,且喉管伸入大腸或水壓過高皆可致腸穿。
本欄與香港私人執業醫生協會及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合作,推出醫學專題報道,每隔周五刊出。
HELP
Health Education Lay Pub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