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剛剛開始,還有很漫長的道路。

以日圓為例,自八十年代中期以來,日本竭力推動日圓國際化,但受制於美國,九十年代以來經濟陷於長期的停滯,國際化步伐近年反而倒退。九十年代中期,日圓在國際貨幣儲備中佔近百分之七,去年底降至不足百分之四,與英鎊同列二等國際貨幣,與美元(百分之六十一)、歐元(百分之二十四)相差極遠。按日本經濟的走勢,日圓今後可能比例更降。連日本的貨幣國際化也荊棘滿途,以此看人民幣,我們或許不能過於樂觀,而應戰戰兢兢,謹慎推動。

起步階段,人民幣的匯率應保持穩定,依國際收支情況,小步升值,也不需要大幅市場浮動來推動匯率的市場化。短中期內,人民幣還有一個政治經濟角色,若小步穩定升值可以保證的話,一方面逐步迫使內地經濟提升效率效益和升級,促進結構轉型;另方面,鞏固國內外對人民幣和中國經濟的信心,同時不開放匯率,抗禦國際金融波動帶來的衝擊。

若人民幣匯率獲保障,可望吸收海外存款,增加人民幣海外發行流通產生的利益。而若香港、台灣的人民幣存款增加,將有助內地與港台經濟融合,擴大在周邊國家的人民幣存款和結算。現時人民幣存款佔總存款比例,在香港為百分之十二,台灣與新加坡都是百分之三。台灣的人民幣存款已達二千五百億,且增長急速,如人民幣不轉貶,一年倍增會是輕易之舉,這無論在政治與經濟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