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明鏡:劉源劉亞洲不同調

劉源是中共元老前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兒子,現任解放軍總後勤部政委。劉亞洲則是另一個前國家主席李先念的女婿,現任國防大學政委。不過,兩人對於戰略機遇期論調,似乎截然相反。劉源稱,確保戰略機遇期,戰爭是最後選項。劉亞洲則說,戰略機遇期從來不是求穩求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

中國軍方媒體《國防參考》今年第一期刊發劉亞洲的長篇談話,針對去年三中全會決定開啟二次改革的關鍵節點期間周邊領土爭端,劉亞洲言辭之間毫不避諱地暗示中國應不懼挑戰,懲戒敢於「鬧得最歡」者。他說:「毛澤東主席在建國初期指揮打勝的那幾場戰爭,令對手至今不敢輕舉妄動;鄧小平設計的改革開放,也是以一場戰爭開局的。那場戰爭贏得了中國近三十年的戰略機遇期。現在看來,凡是建國以來我軍打過仗、打勝仗的地方,那地域、那邊境線總是相對和平穩定的。現實告誡我們,凡是我們縮手縮腳的地方,那裏鬧得最歡。」

鄧小平改革開放之初打了越南,現在中國和越南的南海爭議依然存在,不過主要對手顯然已經變為日本。相信,劉亞洲的見解是針對日本。應該反映,中國確實做好與日本一戰的準備。

不過,去年春劉源在學習十八大的講話則說,戰略機遇期一開始是鄧小平在改革開放之初提出來的。過去我們老講準備打世界大戰,後來估計世界大戰打不起來。

正是基於世界大戰打不起來的戰略判斷,鄧小平提出了戰略機遇期的概念。而戰略機遇期的前提是甚麼呢?是不打仗,起碼不打大仗。

誰對誰錯?各位看官自作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