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醫院淪榜尾 病入膏肓怎治理

踏入新的一年,醫管局即將派發公立醫院外科手術成績表,據說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首次名列榜末,緊急手術表現包尾,急症病人術後死亡及併發症比率全港公立醫院最高。作為新界東聯網龍頭兼中文大學教學醫院,威院淪為「死得人多」的醫院,既是莫大的諷刺,更是莫大的悲哀。

將於本月中公布的上年度公立醫院《外科手術成效監察計劃》報告中,威院出現兩個極端,非緊急手術全港表現最好,但急症外科手術後死亡及併發症比率則是全港最差,期間共錄得三十宗死亡個案,以普通外科手術為主,如血管外科、腸塞、腹膜炎等腹腔手術。究竟是甚麼原因呢?威院內部分析得出三大死因:外科病房病床不足、深切治療部協調不理想、醫護人手不足。

有知情人士指出,威院外科及深切治療部病床皆嚴重短缺,病人往往要等到病情惡化才匆忙轉送手術室,手術後又得不到應有護理,甚至出現病人「等做手術等到死」的荒唐個案。雖然該院的手術量在公院中數一數二,但總共只有廿六名外科醫生,比同屬教學醫院的瑪麗醫院少一成三,人手短絀拖低服務水平,緊急外科手術成績包尾實乃意料中事,所謂龍頭醫院只是徒具虛名而已。

事實上,這三大死因也是其他公立醫院的普遍現象。以伊利沙伯醫院為例,近日因病床不足引發混亂,逾八十名等候入院的病人被迫滯留急症室,當中一名發燒病人甚至需要「跨年排隊」,除夕起苦苦輪候三十多小時,直至一月二日才獲安排上病房。人們始終不明白,公院病床不足由來已久,為甚麼至今仍未能解決?急症室變「慢症室」,不是拿病人的生命開玩笑嗎?

過去,香港的醫療設備及技術一向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令港人引以為榮,可惜時移勢易,隨着服務水平每況愈下,過去的光輝已一去不復返。在馬尼拉人質事件中下顎受損的易小玲,過去三年在公立醫院做過三十多次手術,效果始終不理想,無奈之下轉往台灣接受手術,結果短短兩星期即「獲得重生」,不僅可以除下口罩示人,而且可以進食固體食物。可見香港醫療服務不進反退,早已被鄰近地區迎頭趕上。

對於公共醫療的各種問題,港府一直採取鴕鳥政策,視而不見,見而不理。正如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批評,醫管局的外科報告已經發表五年,多年來「陳腔濫調」指出各院外科的錯處,每年成績最差的公院都是歸咎人手、支援不足,但問題始終沒有獲得解決,亂象年復一年地發生。港府早前敲鑼打鼓成立醫管局檢討督導委員會,可惜至今仍沒有下文,遑論對症下藥解決問題。

公院亂象叢生,公眾怨聲載道。昨日又有團體遊行請願,促請當局改善公共醫療。常言道,知恥近乎勇,面對不絕如縷的醫療事故,以及不絕於耳的批評聲音,當局何時才會知恥呢?何時才能全面改革公共醫療體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