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後,小明在看一個有關探險的電視節目。他看到潛水員每當從水底返回水面時,會在不同深度停留一段短時間,而不是一口氣直接返回水面。他跟爸爸說潛水員被海底美麗的環境吸引而捨不得離開,爸爸笑着跟小明解釋箇中原因。
其實潛水員是在進行預防氣壓病的減壓程序。當潛水員離開高壓環境,若不依從正確減壓程序,原本在高壓狀態下溶解於身體的氣體(主要是氮氣)便會形成氣泡,並在體內細胞組織及關節釋出,造成疼痛;更有可能堵塞器官或組織的小血管,導致器官或組織缺血。
氣壓病的病徵包括骨骼及關節疼痛,可能在幾個月或幾年後才出現肩或股關節機能衰退, 有時更會出現虛脫、呼吸困難及肌肉麻痹等。除潛水工作,經常面對氣壓變化的行業,包括從事有關壓縮空氣工作,在沉箱加壓環境進行工程,均屬高危一族。
因此,從事有關氣壓工作的人員,需認識氣壓病及基本預防措施,減低風險。預防氣壓病的最佳方法,是避免外界壓力急速變化。當在高壓環境工作完畢,應按照預定計劃慢慢減壓,以便讓溶解的氮氣緩緩釋出及排出體外。
僱主亦應制訂安全工作守則、安全減壓程序和緊急應變措施。從業員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有足夠休息,切忌在工作前飲酒或服食藥物。
小明知道真正原因後,才驚覺一個小小的停頓是何等重要。
職業安全健康局 www.oshc.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