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鼎級高招 德成學嘢

有過百年歷史嘅粉嶺高爾夫球場應否收回用作東北發展之用,早排引起社會熱議。社會普遍對佔地達一百七十公頃嘅球場僅供富豪打波玩樂好反感,但係若剷咗綠草如茵嘅草皮,用來興建石屎樓宇,又係咪符合全體市民利益呢?

萬棵包括花梨木羅漢松

坐擁多個高爾夫球場嘅觀瀾湖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朱鼎健(Ken),有個妙計都幾值得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參考。佢每年喺旗下高爾夫球場至少種一萬棵名樹,包括價值不菲嘅花梨木、羅漢松等,至今已種咗十幾年。若果粉嶺高球場學吓佢,第日成個山頭都係名樹,又開放畀市民去尋幽探秘,咁樣市民咪可以直接分享球場嘅增值成果囉!

其實如果粉嶺球場「被消失」,阿Ken應該會偷笑,因為球友將被迫搵其他球場打波,臨近香港嘅深圳觀瀾湖自然係得益者。不過阿Ken大大聲話反對,事關佢接觸高球已逾廿年,未曾聽聞有邊個國家將成熟嘅綠化用地攞嚟起樓,舊區重建或填海起樓就聽得多。佢反問,紐約中央公園位於市中心,佔地又夠晒大,但係有冇人打公園嘅主意呢?

可能對得綠地耐咗,日久生情,阿Ken堅決反對破壞綠地,亦反對郊野公園用作發展。佢回想廿年前,深圳觀瀾湖球場現址只不過係荒廢嘅垃圾堆填區,係佢哋畀好多心機至將塊地變成依家綠油油嘅模樣。就算到依家,阿Ken仍十分關注綠化,為咗抵銷發展球場及周邊設施而製造嘅碳排放,每年追種數以萬計嘅樹木以進行「碳補償」(Carbon Offsetting)。

既然要不停種樹,於是阿Ken索性買貴價樹苗,每年至少種一萬棵名樹,一來當係長遠投資,二來仲可以綠化環境,球手打波時又多咗賞樹嘅樂趣,一舉多得添。

證生態及發展可共存

隨便上網睇睇,花梨木十年價格上升幾百倍,至於羅漢松,一盆盆栽動輒幾千蚊。觀瀾湖喺廣東、海南等地有好大嘅球場,阿Ken年年係咁種,咪好快發大達?佢笑笑口話,雖然種樹十幾年,但至今從未斬過一棵賣錢。佢只係想話畀大家聽,生態與發展係可以共存嘅。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