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冷落車馬稀 郵輪經濟枉自欺

如果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那麼壞的開始可能就是失敗的一半。啟德郵輪碼頭六月份接待第一艘郵輪「海洋水手號」,直到下月中旬才有第二艘郵輪光臨,而至明年底,總共也只有三十七艘郵輪來港停靠,可謂門前冷落車馬稀,不能不令人對郵輪碼頭的前景打個問號。

相對於香港郵輪碼頭的冷清局面,周邊城市的郵輪業卻是客似雲來。新加坡郵輪碼頭去年十月啟用,僅半年已停泊郵輪七十艘次,接待遊客二十萬人次;同樣於去年開業的上海吳淞郵輪碼頭,首年停泊郵輪六十艘次,接待遊客三十萬人次,預期今年接待郵輪一百二十艘次以上。新加坡與上海發展郵輪碼頭先拔頭籌,成為亞洲區郵輪母港順理成章,香港遲來一步,已無法相提並論。實際上,除了上海及新加坡,天津、廈門、青島、三亞等城市均雄心勃勃發展郵輪碼頭,亦都希望成為郵輪母港。一山不能藏二虎,何況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啟德郵輪碼頭想脫穎而出,一點也不容易。

郵輪經濟被稱為朝陽行業,在世界經濟重心向亞太區轉移的大背景下,區內郵輪經濟前景看好,增長也很快。然而,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香港十多年前已計劃發展郵輪碼頭,本來處於領先地位,可惜港府坐而論道,計劃一波三折,結果被競爭對手後來居上,搶走先機。更叫人氣餒的是,延宕多年的啟德郵輪碼頭不是慢工出細活,反而紕漏百出,包括交通、環保、購物等配套設施依然百無,連兌換店也欠奉。再說,碼頭周邊仍是一片爛地或工地,沙塵滾滾,碩鼠橫行,碼頭大廳一落雨就滲漏,儼然豆腐渣工程。強颱風天兔來勢洶洶,碼頭會不會又是滿目瘡痍?客人抵埠後諸般不便,怎麼可能對香港留下好印象?郵輪碼頭至今仍是天殘地缺,未能給香港增光,反而丟醜,叫人情何以堪。

鑑於郵輪碼頭開局不利,當局亡羊補牢,展開推廣活動,一連三日的「郵輪假期博覽」在啟德郵輪碼頭舉行,有十七間郵輪公司及三十間旅行社參與展覽,其中兩日開放予公眾,同時開放的還有佔地二萬三千多平方米的啟德郵輪碼頭公園,公園的最大賣點是可以三百六十度觀賞維港景色。可惜,偌大的公園除了花圃,其他特色設計及設施一概欠奉。由於花圃遮擋視線,遊人難以全方位遠眺或近觀維港美景,而兩條貫穿頭尾的行人道上連一張座椅都沒有,遊人休息時只能將花槽的石屎邊權當座椅使用,若是天氣酷熱,石屎邊的溫度升高,隨時燙到遊人「彈起」,公園設計之失敗可見一斑。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一個姍姍來遲的郵輪碼頭,加上一個毫無特色的碼頭公園,如果這就是港府「十年磨一劍」的成果,只能說是一個大笑話。啟德郵輪碼頭蹉跎歲月,痛失先機,正是香港競爭力每況愈下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