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一味靠老本 總有坐食山空時

世界經濟論壇發表最新全球競爭力報告,瑞士、新加坡、芬蘭依然分佔前三位,香港排第七位,較上一次調查上升兩位。市民對此可謂憂多喜少,表面上香港競爭力仍能位居世界前列,且位置有所提升,實際上香港一味依賴基建、金融等傳統優勢維持競爭力,創新能力不濟,港府施政困難,前景委實不妙。

報告指出,香港在基建及金融市場發展兩方面均排名全球第一,這些是香港傳統優勢,但高等教育及培訓排第二十二位,創新方面排第二十三位,健康及基礎教育排第三十一位,令人失望。報告不諱言,在香港營商面對的最大問題是創新能力不足、政府官僚主義效率不高以及通脹,點出了香港競爭力遠遠落後於老對手新加坡的真正原因。

眾所周知,本港相對優良的基建以及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都是港英時代打下的基礎,如今只是吃老本而已。新機場、青馬大橋等玫瑰園計劃不提,單說發展住宅,港英時代大刀闊斧,透過移山填海建造了沙田、屯門、天水圍、東涌、將軍澳等多個新市鎮,為數以百萬計居民提供了安樂窩。回歸以來,香港在基礎建設方面乏善足陳,十大基建拖拖拉拉,發展新市鎮更是寸步難行,以致房屋問題成為香港今日的最大問題。

事實上,歷屆特區政府不是無能就是貪腐,這是十六年來一事無成的根本原因。有人認為,回歸後香港變得政治化,施政維艱,與港英時代的強政勵治不可同日而語。這種說法並沒有錯,問題是香港之所以由經濟城市淪為政治城市,爭拗不絕,示威不斷,根源不就是港府施政混亂,不得人心嗎?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創新能力是競爭力的同義詞。全球競爭力居前的經濟體,可以說是各有所長,共同點是創新能力驕人。瑞士除了金融業發達之外,鐘錶及珠寶業更是獨步全球,而且與時俱進,不斷推陳出新;新加坡產業多元化,行政效率之高更是舉世公認;至於芬蘭,光是諾基亞就支撐起全國經濟,雖然諾基亞近年沒落,但勝在產業基礎仍在。相比之下,香港產業結構單調,四項傳統支柱只剩下金融業尚可支撐,不是炒樓就是炒股,儼然一個大賭場,沒有任何創新能力可言。

香港創新能力不濟,與教育政策混亂有莫大關係。大學近年紛紛向錢看,學府變成學店,而每年高考尖子生一窩蜂湧向醫療、金融等少數專業,正是科技產業不受重視的反映。基礎教育更是問題多多,幼兒教育遲遲未納入免費教育範圍備受詬病,中小學教師的素質亦每每惹來爭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一團糟,香港何來創新能力?又何來競爭力?

沒有創新就沒有未來,不管老本如何雄厚,總有坐食山空的一日。今次全球競爭力報告,再次為香港敲響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