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掃地久堪哀 誰與前朝養禍胎

古人對「貪婪」的解釋是,愛財曰貪,愛食曰婪。前特首曾蔭權爵士及前廉政專員湯顯明貪威識食,假公濟私,堪稱港府官僚貪婪的典型例子。立法會帳目委員會在即將完成的調查報告中,力數湯顯明七宗罪,令其醜陋面目暴露無遺,其實,相對於多位前朝高官的一連串貪腐行為,這恐怕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調查貪曾 一拖再拖

湯顯明自○七年獲曾蔭權委任為廉政專員後,濫用公帑,胡亂送禮,瘋狂外訪,並購買大批烈酒,不僅令廉署反貪聲譽毀於一旦,亦使港府廉潔形象嚴重受損。其連串醜聞經傳媒揭發後,審計署介入調查並發表報告予以狠批,之後立法會帳委會就審計報告進行五次公開聆訊,目前已完成調查報告初稿,羅列了七宗罪。湯顯明擁有三十年公務員經驗,而且身為廉署最高官員,竟然視規章制度如無物,為所欲為,肆無忌憚,可見港府內部已腐爛到何等程度。

令人莫名其妙的是,湯顯明案的調查報告即將出爐,而曾蔭權案的調查則一拖再拖,至今杳無音信。曾蔭權被東方報業集團獨家揭發「貪遍省港澳、歎盡海陸空」,證據確鑿,無可抵賴,他本人已被迫在立法會公開道歉,儘管惺惺作態,最少證明他心中有鬼,為甚麼這場反腐大戲一直只聞鑼鼓聲,不見人出場呢?這究竟是甚麼原因呢?事實上,貪湯案與貪曾案可以說是密切相關,這不僅因為貪湯由貪曾一手提拔,更因為貪曾案爆發後,當時就是由湯顯明負責調查,如今十九個月過去了,當局依然零交代,如果說當中沒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恐怕沒有幾個人相信。

正所謂,「不近情者多藏奸」,曾蔭權與富商勾勾搭搭,黐飲黐食,而曾以私人豪華遊艇接載曾蔭權暢遊澳門的富商何柱國,被問及有否就貪曾案接受廉署調查時,拒絕正面回應,究竟有何難言之隱,實在耐人尋味。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廉署對貪曾案的調查無聲無息,不僅令市民不滿,律政司前任刑事檢控專員江樂士也多次炮轟當局無故拖延。他指出,曾蔭權貪腐案去年二月轉交廉署調查,廉署去年四月更以協助查案為由,延長廉署前執行處處長李銘澤任期三個月,而李銘澤早已約滿離任,如今連律政司現任刑事檢控專員薛偉成也即將退休,貪曾案仍然沒有下文,簡直不可思議。江樂士認為,貪曾案必須在薛偉成退休前處理,不能將這個爛攤子丟給下一任。他還警告,如果案件的調查及檢控一再拖延,將會產生許多不幸的結果,簡而言之,就是損害香港的法治根基。

香港以法治社會自詡,號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惜事實並非如此。平民老百姓犯案,即使只是涉及一元幾毫,調查及檢控往往從快從嚴;而高官權貴犯案,當局不是拖拖拉拉,就是雷大雨小。內地有「入局不死、入常無罪」的說法,莫非香港也是「刑不上特首」?

對於反貪,世界上有兩種做法,民主社會是依法辦事,違法必究,而落後地區則往往是官官相護,互相包庇。在民主國家,但凡傳媒揭發高官涉及貪腐醜聞,當局絕對不敢怠慢,必定嚴肅處理,盡快向公眾交代。德國前總統被揭任職薩克森州州長期間,曾應邀出席慕尼黑啤酒節,部分接待費用由商家支付,涉資僅七百多歐元,結果不但被迫辭職,而且被控「受賄」。相比之下,曾蔭權涉案性質比這位德國前總統嚴重得多,影響惡劣得多,至今依然逍遙法外,這不是咄咄怪事嗎?

紀綱一廢 何事不生

即使是在亞洲,反腐潮流也是浩浩蕩蕩,沒有人能夠阻擋。台灣過去同樣是貪腐成風,烏煙瘴氣,自從推行民主制度後,法治煥然一新,貴為前總統的陳水扁涉及貪污案也不能幸免,一下台即遭檢控,至今還在獄中服刑。即使是無官不貪的內地,反腐也是一浪高於一浪,從薄熙來、王立軍等高官受審,到最近多名國企高層被查,顯示了當局的反腐決心。香港反腐比不上民主社會也就算了,如今連內地都不如,叫人情何以堪!

紀綱一廢,何事不生。香港廉政受損,法治不彰,並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長期累積的結果,尤其是曾蔭權禍港七年,更是把香港搞得烏煙瘴氣,亂象叢生。君不見前朝政府最高層三名官員都是醜聞纏身,曾蔭權及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涉及貪腐,另一名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則捲入僭建風波,連負責反貪的廉署最高首長湯顯明亦其身不正,這是香港開埠以來從未發生過的怪事。當然,回歸前的香港並非一帆風順,貪腐現象同樣很嚴重,但港英政府有能力應付,敢於動大手術,起碼對危機管理不至於如此混亂。

「廉政掃地久堪哀,誰與前朝養禍胎。」廉署成立之初,反腐雷厲風行,貪官聞風喪膽,市民拍手叫好,香港廉潔形象遠近聞名。可惜時移勢易,香港回歸以來不斷沉淪,各方面發展每況愈下,連廉署這把利劍也變得銹迹斑斑,難道這就是「一國兩制」的結果?難道這就是「港人治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