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報道說有航空公司邀請立法會議員及行政會議成員參與考察團,因為議員可以攜同家眷,兼且外遊日數內考察工作被質疑過少,令人懷疑這是否利益輸送。況且,現時有不同的有關航空政策正步入審議階段,例如新的航空公司加入市場、航權開放、機場第三條跑道擴建等,都令人對航空公司是否藉旅遊款待來影響議員的取態。
筆者無意針對個別議員的做法,畢竟他們已按規定申報,但事件揭示一些更深層次的課題,值得他們深思細味,否則未來只會有更多類似的矛盾和失誤。
首先,就是現有的利益申報制度和時代的配合。根據目前議員的利益申報機制,今次受到接待的議員其實都是按規矩行事。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以前也有不同的航空公司邀請議員到海外考察,所以若果我們只針對今次考察團的議員,取態值得商榷。這個不公平有前提,就是之前的議員考察行為都曾經過既有的申報機制,若果我們對今次的事件有意見,其實也應該對之前的考察行為質疑,而不是單在這次考察上窮追猛打。
要強調的是,筆者不是說議員參加航空公司的考察團沒有問題,或是替他們說項,只是我們不要單憑主觀感覺就不理程序和規矩。
其次,就是從民意的質疑,可見坊間對議員的要求愈來愈高。正如第一點所說,議員參與考察的申報是按照既有機制,我們不能說他們違規,但坊間的反應說明,利益申報機制已不能釋除大眾的疑慮。
利益申報是香港從事公職人員的一個慣常做法,藉着申報個人潛在的利益關係,好讓決策過程在公開、透明的情況下讓公眾監察和審視。然而,利益申報並不能取代主觀感受,現在市民對民意代表的要求很高,除了按既有機制行事之外,現在也要考慮的是大眾的感覺。
以這次考察為例,形式上和之前差不多,以前坊間回響不大,並不代表今天的社會能接受,尤其是上任特首傳出接受富豪的款待,令大眾對公眾人物的要求日高。在未來的利益申報上,很可能會出現各種形式的申報,理由是不想因按規矩而受質疑,而關注民意和大眾的感受,更是公職人員不可小看的元素。
第三,就是如何平衡考察和款待的分別和利益輸送。航空政策是重要的公共政策,議員代表民意去審視政策上的改變,在履行其職責上,議員有需要認識清楚航空事業。要得到這些資訊,和航空業界的互動、交流,甚至是到海外考察和審查就有其理據。可是,如何界定這些交流、調研和款待、利益輸送,卻是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現今的社會風氣,不和業界交流會讓人覺得議員不用功,不理解行業的困難和挑戰;假如和業界多接觸,又容易予人官商勾結的口實。在平衡方面要多花工夫,如何做到公正不倚,考驗議員的政治智慧。
從這次航空公司的事件中,我們也要重新審視所謂的現行機制。除了上述有關機制的適用性,以及大眾的期望之外,更重要的是議員如何將其申報陽光化,即以最大的透明度來讓公眾知悉其行動,是否和其職責有關。更要防範一種過猶不及的反應,即議員為了防止給人責難,而選擇以不作為來應對,這樣的話其實是辜負了選民的期望。
人在做而天在看,假如議員真心為市民服務,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