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倡設性診所 支援追求真我變性人

追求「真我」有多難?變性人W小姐爭取婚姻權官司勝訴後,變性人旋即成為社會焦點,原來許多人仍對他或她有誤解。在追求真我的漫長道路上,公立醫院精神科醫生麥棨諾算是他或她的「密友」,他○八年初次為有意變性者做心理評估,至今十二人完成手術。他指,轉介制度要適時微調,醫院管理局可考慮成立「性診所」,為與性疾病有關患者提供支援。

「男/女兒身,女/男兒心」是否其真實寫照呢?現職青山醫院精神科副顧問醫生麥棨諾早於○八年在威爾斯親王醫院,初次接觸性別認同障礙症患者。他明確地稱︰「係咪可以咁簡單分男或女呢?譬如男仔唔一定陽剛味好重,亦可以擁有溫柔體貼的性格,剛陽開朗的女生也是很常見。」他指出,人的性別發展並非如以往所理解的黑與白,非男即女,而是屬於一個並不單一的光譜般概念。

變性並非如外界所想只是「整形」手術般簡單,當中要包括很多內心掙扎。麥棨諾稱,性別認同障礙症本身並不是精神病,精神科醫生是處理對自身性別不認同,所衍生出來的焦慮、抑鬱、酗酒及性格障礙症等問題。他指出,計劃變性過程是孤獨的,幾乎斷六親,「家人唔認同佢的選擇,斷絕親子關係,迫使離家出走,無錢惟有住劏房,甚至要賣淫,賺取生活費,唔少準變性人會反問係咪要咁樣生活?呢個決定值唔值得呢?」

公院僅「斬件式」跟進

相比中風、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病人數目,變性人只是九牛一毛,公立醫院投放的資源自然「無咁重手」。麥棨諾稱,無論是功能或心理所引致的性疾病,公立醫院以「斬件式」處理,沒有專門的性診所跟進。以性別認同障礙症為例,與其他專科轉介程序一樣,通常由家庭醫生「寫紙」轉介,交由七個醫院聯網精神科處理。

麥棨諾稱︰「社會對變性人已經妖魔化,斷定其是不男不女,令佢哋唔會主動求診,佢哋通常靠朋友介紹,朋友甲睇完我,再介紹其他朋友來,站喺醫生角度,係咪等佢哋來就算,唔可以主動出擊呢?」公立醫院在八十年代處理首宗變性人,至今近卅年。他認為,醫管局可以考慮改善轉介制度,成立專門性疾病患者提供支援的性診所,並加強公眾在性方面的教育。

記者曾愷欣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