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小六學生升中派位放榜,總是城中的大日子。可憐天下父母心,子女派到心儀學校的,自然笑逐顏開;派得不理想的,難免愁雲慘霧。拜近年適齡升中學生減少所賜,獲派心儀學校的比率不斷上升,今年更創新高,為人父母高興的多,失望的少,本來是一件好事,只是苦了那些弱勢學校,為搶生源而絞盡腦汁,長遠來說也未必可以避過殺校命運。
今年全港適齡升中學童人口大跌五千多人,對升中派位結果影響明顯,高達七成六學生獲派第一志願中學,較去年上升四個百分點;獲派首三志願學校的學生高達八成九,較去年上升三個百分點。因應升中人數減少,教育局進一步推出縮班、減派方案,全港八成官立中學每班中一減派兩人,一成二減派一人;另有二十七所學校縮班,當中五所學校只開一班中一。饒是如此,全港仍有三千二百個剩餘學額,部分地區出現「上移錯配」現象,譬如有第三組別學生派入第二組別中學;也有第二組別學生獲派第七志願的第一組別學校,給家長及學生帶來的意外驚喜,恐怕不下於中六合彩。
「上移錯配」現象浮現,不是部分學生運氣特別好,而是凸顯中學收生已進入「嚴冬期」,名校當然不愁生源,弱勢學校就沒有那麼幸運了,為了搶收生,不得不各出奇謀,扭盡六壬,今年更有學校打出招牌公開「拉客」。東區、沙田、屯門、大埔等區的中學更達成所謂「君子協定」,除非有學生流失,否則放榜後不會利用剩餘學額取錄「叩門」學生。部分英中雖仍設叩門,但條件明顯提高,如要求小五、小六校內的中、英、數成績及操行達到A級,其實是設置「技術壁壘」,增加叩門難度。學校為自保而令學生選擇空間減少,勢必引起家長的不滿。
部分學校設立「君子協定」,其實是「同病相憐」,避免收不到學生而殺校。然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適齡升中人數持續下跌的情況下,不同學校收生「懸殊」的現象將惡化。教育局預測,升中人數在二○一六至一七學年跌入谷底,要到二○二○至二○二一學年才會重上六萬人水平。不過,由於去年港府叫停雙非政策,二○二五至二○二六學年起,升中可能又會面對另一個嚴冬期。
學童減少,收生困難,意味超額教師不斷增加。當局為此採取了不少措施,如不斷縮班及降低每班學生人數,又決定將超額教師的保留期由一年延長至三年。誠然,能暫時保住老師飯碗是好事,但要解除殺校危機和老師後顧之憂,始終要找到足夠學生,如果沒有學生,難道老師要對着空氣講課嗎?難道納稅人要白白浪費資源嗎?
歸根究柢,教育資源理應用得其所,當局必須面對現實,早為之計,對症下藥,一味推出緩兵之計,只會令危機愈滾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