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各界怨聲載道,誓要七一上街,為未來出力,本港學者分析政府施政失當,才導致民心盡失;最關鍵的是,梁振英上台後未有兌現競選承諾,解決眾多民生問題,才令民怨一觸即爆。
「民怨四起,原因係施政不得人心,巿民對政府建立制度不信任。」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表示,本港經歷過金融風暴,樓價大跌,社會雖有怨氣,但仍比不上現在嚴重;過去十年,本港經濟有增長,失業率維持低水平,惟貧富懸殊嚴重,年輕一代看不到前景,即使有穩定工作,前途亦欠明朗,怨聲載道。而梁振英過去一年的政績亦乏善足陳,競選期承諾會「搞好民生,卻未有兌現」,致民心盡失。
香港教育政策評議會副主席何漢權則狠批,教育政策話變就變,缺乏前瞻性,他說,回歸初期,董建華推出教育改革,宣揚優質教育,理念值得讚賞,惟後期負責執行的曾蔭權,卻急功近利,以商業化開展教育改革,為教育界帶來災難;例如校本評核,便令教師及學生疲於奔命。即使梁振英上場後,仍保留官僚作風,對業界意見「一點也不回應」,政策話推就推。他更提醒,現時本港大學質素與內地比較仍有優勢,但難保在紊亂教改下,出現倒退。
中產動力主席馮煒光亦直言,社會確有怨氣,現時樓價升逾九七水平,中產最關注樓價,擔心狂升暴跌,令資產大起大落;另通脹高企,人民幣上升,打工一族工資追不上通脹升幅,生活質素難免受到影響。
「今年嘅怨氣係因為回歸十六年嚟,積壓咗對社會退步嘅不滿。」一名社福界人士表示,今年社會怨氣甚深,全因政府未能有效解決貧富懸殊問題,基層、中產再努力也愈來愈難「出頭」,令市民無力感增加。他坦言前朝貪曾政府積累社會矛盾,現屆政府雖看到問題,但未能有效解決,導致民怨最終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