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愛子女的家長造就出一個個欠缺生活技能、追求物質的港孩,有資深社工表示,若家長事事以滿足子女的要求為先,隨時適得其反,建議家長宜延遲對子女的獎賞,或嘗試以不同體驗取代物質。
路德會家庭生活教育組(沙田)中心主任吳淑華指,子女的購物觀及價值觀來自父母,家長應先檢視自身的購物行為有否影響子女,切勿因金額小而不斷購買物品獎勵子女。吳稱,家長宜把握每次購物機會,向子女灌輸良好的購物習慣及理財觀念。
吳表示,除物質獎勵,還可以手寫獎狀、口頭讚賞,甚至以子女喜歡的活動代替,如全家外出看電影、到圖書館看書、參觀展覽,甚至郊遊等。若父母因工作忙碌而較少時間陪伴子女,亦可選擇參加不同社區中心的活動,擴闊視野。
「如果避免唔到物質獎勵,應選擇延遲獎賞。」錫安社會服務處中心主任黃敏琳指,家長應避免即時滿足子女的物質需求,或以其他生活體驗替代獎勵,有助降低成癮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