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怪獸家長寵出戀物童

「怪獸家長」養出「戀物狂」?近年本港戀物狂有年輕化趨勢,年僅八歲也中招。有社會服務機構發現,有小四學生寧願行路慳車錢,也要每周花費數百元扭蛋,享受剎那興奮;有小三學生更以收集鉛筆為樂,生活無鉛筆「揸手」頓失所措,情緒失控,甚至會罵同學。這些年輕的戀物狂,均來自溺愛至深的怪獸家庭,家長為求子女「合作」,以物質作鼓勵,豈料弄巧反拙。資深社工呼籲,家長若發現子女的沉溺行為,已影響日常生活,須及早求助,免墮入戀物陷阱。

扭蛋店一台台的扭蛋機,對讀小四的健仔(化名)極具吸引力。他不能自拔拿出八達通買下一個又一個扭蛋,直至八達通傳出沒有餘額的「嘟」聲,他才能停手。其實,健仔家中的玩具箱堆滿各款扭蛋,數目之多連他也數不清。健仔瘋狂地扭,只為滿足那一剎的興奮。

物質獎勵令孩子沉溺

「次次扭蛋都覺得特別興奮,冇晒錢我寧願行路,都係想扭蛋。」健仔扭蛋的高峰期,幾乎每日都增值八達通,每周花在扭蛋的費用動輒數百元。為了隱瞞「大使」,健仔向爸爸、媽媽及爺爺輪流說謊,聲稱八達通無餘額,每次便可成功獲五十元增值。

沉溺扭蛋長達數個月,健仔的謊話終被父母在言談間識破,更被揭發理財失當、扭蛋成癮。不過,健仔的扭蛋癮其實源自父母,此小玩意成為健仔與父母之間的溝通橋樑,「吃飯啊,一隻扭蛋;做功課,兩隻扭蛋。」為了令健仔吃飯、做功課,父母以扭蛋作獎勵,反令健仔的扭蛋癮深種。

有資深社工透露,本港像健仔的「戀物狂」成癮個案為數不少,但往往因年紀小、表達能力差而難被識別,而部分個案因有社交問題,被同學欺凌才被揭發。據了解,部分成癮兒童的生活和興趣較單一,習慣寄情相同物件的刺激,隨需索刺激的頻率程度愈來愈高,以至成癮。

失一支鉛筆即大吵大鬧

成癮兒童除有機會沉溺購物,儲物亦是另一類沉溺行為。讀小三的小美視鉛筆為第二生命,她每天攜帶三、四十支鉛筆上學,卻從不使用,而生活中所有話題均離不開鉛筆。筆不離身,一旦同學偶爾拿走她的鉛筆,她隨即會與同學吵架,影響同儕交往。

「有時去郊遊,都會問老師畀唔畀帶鉛筆。」她對鉛筆熱情全賴媽媽及長輩「支持」,她媽媽不但定期購買鉛筆給小美,連獎勵物品也是鉛筆。日子有功,小美對鉛筆愈見着迷。「上緊堂,我都會想數吓啲鉛筆有冇少到!」鉛筆已影響其社交生活,惟她媽媽不以為意。

新生代的家長因工作忙碌,陪伴子女的時間少之又少,部分人常以物質彌補。明愛向晴軒早前的調查發現,近四成家長在工作日與子女相處時間僅兩小時或以下,當中約一成少於一小時。

「某啲嘢唔做唔得,唔做會囉囉攣,一做就好精神,就可能係成癮。」負責協助健仔與小美的錫安社會服務處中心主任黃敏琳表示,小朋友一旦對物件的沉溺至影響生活及難以控制情緒,可能屬成癮行為,家長宜向專業人士或社工求助。成癮兒童若只專注於成癮的物件,容易變得短視,更有機會影響個人發展。

宜多親子及口頭讚許

「兒童成癮多與家長管教不當息息相關。」註冊教育心理學家彭智華稱,家長習慣以獎勵取代體罰教育子女,但部分家長沒有隨子女年歲增加、心理狀況等而改變獎勵方式,如由獎勵食物、玩具、文具,改為掌聲、口頭讚賞等,增加兒童對物質成癮機會。

彭指,有家長對非物質的獎勵欠缺信心,認為物質比口頭讚賞更奏效;有家長即使知道陪伴子女時間較重要,卻因工作忙碌,寧願選擇物質的獎勵。他強調,家長行為對子女具引領性,一旦管教不當,有機會影響兒童成長。

文:張艷紅/圖:梁偉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