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醫保預留500億包底

醫療融資拖拉多年,食物及衞生局再就自願醫療保險推出方案諮詢,多處修改上屆政府的構思。當局擬立法強制日後所有醫保產品必須符合「基本要求」,即人人受保、終身續保等,已投保市民可選擇是否過渡至新計劃,保險公司亦可在基本保單上附加額外保障。政府當年揚言用作財務誘因的五百億元,最新去向是作為高風險投保人「包底」,各種投保優惠未見影蹤。當局一直鼓吹的「按套餐價賠償」遇阻滯,計劃初期只有保險公司及醫院協議的特定服務可享套餐,未有套餐的服務只會推行事前書面報價,純粹讓市民對帳單「心中有數」。

擬強制產品符「最低要求」

食衞局二○一○年完成醫療改革第二階段諮詢後,一直未再提出具體方案,局方委託顧問公司進行技術性研究後,昨終向立法會提交初步設計,保留之前提出的大部分特色,包括保證受保、終身續保、承保已知疾病等。當局首次明確提出,透過立法強制日後所有醫保產品必須符合上述各項「最低要求」,換言之市民將來除非不投保,否則參加的均屬受規管醫保。

食衞局醫療規劃及發展統籌處處長孫玉菡解釋,此舉是避免出現兩個不同市場,窒礙運作。他舉例,若容許不受規管的醫保存在,保險公司或會推出「超平價」計劃吸引年輕力壯人士,待此批人年老體弱後才紛紛轉投受規管自願醫保,衍生不公平。

「好有信心保險公司肯做」

孫玉菡指本年底推最終報告後,再作公眾諮詢,希望一五年將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他又指現時不少保險公司已推出終身續保、涵蓋非住院手術的醫保,證明自願醫保在商業上可行,「好有信心一定有保險公司肯做!」

據當局構思,保險公司可因應不同顧客需要,在「標準計劃」上提供其他額外保障,例如更高級病房、海外緊急支援等。自願醫保只包含「實報實銷」的住院服務索償,考慮納入部分非住院手術,例如內窺鏡檢查,減少為申領保險而不必要住院。已買私人醫保的市民如何過渡至新計劃、標準保費水平等,本年底最終報告才交代。

倡引入「服務預算同意書」

政府預留的五百億元,最新說法是用作「包底」。自願醫保容許保險公司向高風險者收取多一倍附加費;被評定額外保費等於或超過標準兩倍的高危者,保單轉至「高風險池」,由政府動用五百億元作財政支援,有需要再向立法會撥款。當局曾稱五百億元可用作向新投保人提供折扣、無索償回贈等,現時是否「無咗件事」?孫玉菡強調仍研究如何提供財務誘因,但未有詳情。

當局一直強調推動「症候族群分類」(DRG),即詳列每種疾病治療成本,作為賠償依據,是私院服務「套餐化」重要基礎。惟顧問稱,本港私院過往集中處理較簡單病症及手術,短期內無法收集足夠數據推行DRG,建議倣效新加坡及澳洲,先引入「服務預算同意書」,日後除緊急病症外,病人在治療前均獲書面報價,對費用、保單賠償額等「心中有數」。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