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紹恒、戴碧怡報道】沙士一役暴露本港衞生系統的不足,政府專家報告建議成立類似美國的疾病控制中心,統一防控傳染病,衞生防護中心(CHP)○四年六月面世。中心首任總監、現任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梁栢賢縷述,沙士後社會憂慮疫症重臨,只有七個多月籌備中心,最大困難是取得各部門及內地信任,確立傳染病通報機制。他說,經過九年經營,CHP累積到公信力,「CHP講嘢公眾會聽,市民係控制傳染病最大力量,要信佢哋(市民)可幫手防疫。」
沙士時任衞生署副署長的梁栢賢,說當年意識到醫管局與衞生署各自為戰,「沙士前,醫院有傳染病唔會通知衞生署,覺得自己搞得掂。」淘大花園爆發沙士,三月底他察覺聯合醫院連續幾天大批患者入院,遂要求院方將病人資料逐張傳真到衞生署,拿出屋苑平面圖比對,赫然發現均是E座住戶,單位多面向天井,當時的顧問醫生曾浩輝很快查出源頭病人曾在威爾斯醫院8A病房留醫,之後港府決定封鎖E座消毒。
○三年十月,梁栢賢臨危受命籌組CHP,翌年六月便要「開張」。初期最大挑戰是與醫管局建立呈報機制,「要令醫院同事明白,愈早公布就愈易控制。」最終雙方建立電子互通系統,現在醫院有傳染病,CHP即時掌握。CHP選址前九龍醫院護士宿舍,毗連醫管局總部,理由很直接:「近,有事可即刻傾。」
內地處理疫情透明度是社會一大關注,○三年四月他到廣州與廣東省衞生廳會晤,為兩地爆發沙士後首次「破冰之旅」,粵港自此每日互報疫情,亦有助日後CHP與內地建立互信,開創粵港澳三地傳染病交流機制。
梁栢賢有感過往未能凝聚本地專家學者,沙士時不同專家「各說各話」,故廣招專家加入CHP轄下科學委員會,「逐個猛人游說,港大有袁國勇、裴偉士,中大有沈祖堯,疾病數據模型有梁卓偉,成日鬧政府嘅都照請。」事後證明此舉有助提升衞生決策的公信力。
經過兩年多為CHP「開荒」,梁栢賢○七年借調醫管局,他對接任總監的曾浩輝讚不絕口:「曾浩輝係流行病學專家,係佢將CHP帶去另一層次,蛻變成專業機構。」雖然曾已離任,但本港已有衞生防護基礎,再遇疫症亦有能力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