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署每年可追回8000萬

【記者甘銘添報道】先後被審計署、申訴專員公署炮轟水錶不準,以致少收水費的水務署,決定進一步加快換水錶,目標是今、明兩年完成更換餘下六萬多個過期水錶,可望每年收回少收的八千萬元水費。該署又引入更加準確、壽命更長的電子水錶,取代機械水錶,專供大用量企業使用。

水務署客戶服務科工程師樊澤明接受本報專訪時稱,水錶主要分三類,一般家用水錶共有二百八十萬個,截至去年十二月底,約有五萬五千個水錶過了使用年期,該署目標是今個財政年度內完成更換這批過期水錶;其次是商業用戶的中型水錶,約有八千個已過期,明年中會完成更換。他指水錶過期會愈行愈慢,變相計少了水費。

樊澤明表示:「更換水錶會遇到一些困難情況,例如舊樓的水管銹蝕,若強行換錶會扭爆水管,水務署便要出信給業主,要求先更換水管;亦有人明知換水錶,即要交足水費,也有些阻力。」但他強調,業主有責任保持供水系統處於良好狀態,若業主拒絕維修水管或讓水務署換錶,該署會向法庭申請命令,而該署亦有權截水。

樊澤明又說,由於水錶數目眾多,水務署追回更換過期水錶的同時,平均每年都要更換廿多萬個到期的水錶。

大企業裝電子水錶

該署高級機械工程師朱志強則表示,去年十二月開始研究電子水錶,在四間大企業安裝了七個電子水錶,取代傳統的機械水錶,效果令人滿意,明年會更換流量最多的十八個水錶,二○一六年前會完成更換餘下百多個。

朱志強解釋,電子水錶沒有機械零件,不會磨損,雖然比機械水錶貴幾倍,但更加準確,而且壽命長達十年,可以減少更換水錶次數,減低影響客戶。他指電子水錶價值數萬元,用在每月水費數以萬元計的大企業,合乎成本效益。該署稍後亦會進一步研究是否值得為一般商業用戶轉用一百毫米的電子水錶。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方互動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