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語廣播:前高官與兩會

本港幾位前高官獲選為港區兩會代表出席兩會,竟引起「利益衝突」的說法。眾所周知,兩會代表都是義務性質,不僅沒有任何物質回報,赴內地考察時往往還要自掏腰包,扶危救困。

兩會代表絕不僅是榮譽稱號,更加肩負參政議政,管理國家的重任,是代表地方民意向中央進言的渠道和橋樑。前高官出任代表,為香港爭取發展高地,促進兩地相互了解,有百利而無一害。「利益衝突」云云,實為無稽之談。

前高官因職務之便,更了解香港完善體制的優越之處,可以積極向內地推介,他們亦因職務之便,更了解本港如欲進一步發展,需要內地哪方面的支持,可以向中央爭取。

就以提案來說,前高官以「治港經驗」所提出來的意見,往往更具可行性和權威性,對內地甚有參考價值。如香港前保安局局長李少光在人大會議上,建議引入香港健全的官員申報制度,幫助內地廉政建設,就是很好範例。

其實,內地亦有不少優秀的兩會代表均身兼官員身份,如一名水利官員由於職務之便,經廣泛調研後提出耕種「藍色國土」的提案,以實例證明沿海放養魚苗,有助解決我國近海漁業枯竭的難題,就深受好評。

所以,在此為當上兩會代表的前官員打氣,切勿為避嫌而甘當寒蟬,反而應該大膽敢言,為國家和為香港多些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