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富民貧兩重天 閉門決策誤蒼生

都說錢多好辦事,其實未必,即使有再多的資源,落到庸官手上,也是白白糟蹋。本年度財政盈餘高達六百四十九億元,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竟然制訂了一份敷衍了事、連紓困措施也一味炒冷飯的財政預算案。面對各界劣評如潮,曾俊華自認是中產,為預算案未有着力紓解中產苦況辯護,惹起民情反彈,譏諷他的言論無異於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

在千夫所指之下,曾俊華昨日再為自己解窘,聲稱中產未必以收入作定義,而是一種生活態度,例如飲咖啡及看法國電影,而他的生活與中產沒有大分別。曾俊華月入三十七萬元,享有港府提供的官邸,專屬司機接載出入,生活條件優渥,與每日為口奔馳的中產生活於兩個世界,難怪有立法會議員譏諷港府與市民有如「天各一方」。曾俊華以個人享受投射到生活擔子沉重的中產身上,作為制訂政策的依據,反映他與社會現實脫節,不知民間疾苦,自我感覺良好,而且言論涼薄,令人反感。

諷刺的是,在庫房水浸之下,曾俊華制訂的預算案反而更加保守,稅務與差餉寬減等措施不加反減,與目前百物騰貴,中產生活壓力沉重背道而馳。飽漢不知餓漢飢,如果曾俊華是中產,月入三、四萬元的家庭豈不是淪為赤貧階層?港府將如何制訂貧窮線?扶貧委員會又如何扶貧?

一向以來,中產並無明確定義。或許,家庭收入超過入息中位數,日常生活不虞缺乏,應可列入中產,如果擁有物業,毋須為居住問題煩惱,已屬於生活質素不俗的中產。可惜現實之中,香港大部分中產是名副其實的夾心人,長期被港府忽略,納稅多而福利少。尤其是成為樓奴的中產,每月收入為應付供樓、子女教育、供養父母等開支已捉襟見肘,不少中產自嘲以中等收入過窮人生活。至於年輕的中產,近年面對樓市亢奮,收入無法追上樓價飆升,只能望樓興嘆,被迫支付高昂租金解決居住問題,雖然港府定出協助「中產置業」的施政目標,可是每年推出的居屋供應量有限,中產無殼蝸牛不知何年何月才能一圓置業好夢。

事實上,隨着香港經濟結構愈來愈單調,不少中產面臨中年失業危機,就算透過再培訓就業,收入也大不如前,中產貧窮化現象普遍。雖然這批勞動人口尚未跌入社會保障安全網,其實生活質素逐漸向下流動,更大的隱憂是退休之後,可能面臨老無所養困境。中產是社會穩定的重要支柱,當中產失去生活和就業安全感,累積怨氣,政府對中產之苦視而不見,還能有效管治嗎?

官富民貧兩重天,閉門決策誤蒼生。曾俊華自稱中產的言論,反映港府高官決策與現實民情南轅北轍,所謂施政急民所急,不過是長官意志自以為是的欺人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