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抑需求權宜計 房屋問題一味拖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香港人的適應力是很強的,香港樓市的適應力也是很強的。港府四個月前推出號稱「辣招」的買家印花稅及加強版額外印花稅壓抑樓市,市場初時反應頗大,惟最近樓市再陷瘋癲,迫使港府「加辣」,一舉推出六大措施,並揚言未來不排除繼續出招。可惜,不論港府的錦囊中還有多少備用「辣招」,對已習慣辣味的市場來說,刺激性已愈來愈低。

說到底,現時樓市瘋狂與九七年截然不同,上一次是炒風熾熱,而目前樓市雖有炒風,基本上仍以用家為主,是供求失衡的問題。居住是人類生活基本要求,年輕人要成家立業,蝸居更成為前提條件。三年前,有大學生向官員抱怨買樓難,一句「女朋友無樓不嫁」引起爭議,但有調查發現,「先置業後成家」愈來愈成為年輕一輩的共識,所以,港府出辣招壓抑置業需求,只會形成遲買、遲婚現象,卻不能解決樓市的根本問題。

港府並非不知道壓抑需求無法治本,且辣招效應呈不斷遞減之勢,但仍然不斷出招,除了苦於無法即時增加房屋供應,不得不出此「下策」,也是以空間換時間的以「拖」待變策略。早前施政報告被指空談願景,沒有多少切實可行的措施,被譏為遠水救不了近火,刺激樓市再度瘋狂,在這種情況下,港府除了積極在市區見縫插針,寸土必爭,以及提高地積比率以增加房屋供應,就是通過提高樓市交易成本,既壓抑炒風,亦迫使準買家推遲買樓,只要未來房屋供應增加,樓市自然會冷卻。

其實,除了供求嚴重失衡之外,息口長期低企,資金氾濫,亦是推動樓價長升長有的重要原因。如果美國經濟能夠擺脫疲弱,重拾升軌,息口掉頭回升,本港樓價勢必相應出現調整。難怪一眾財經官員紛紛變成預言家,聲稱美國很可能在二○一五年前就會加息,潛台詞是,只要捱過這兩年,樓市問題將不藥而愈。

港府房屋政策以拖待變,並不是沒有道理,然而這個如意算盤能不能打得響,卻是未知數。事實上,港府拓地建屋阻力重重,寸土必爭淪為寸步難行,大量增加房屋供應談何容易;至於國際經濟前景如何,美國何時加息,更是不以港府意志為轉移,不可不知,歐債危機揮之不去,短期難有轉機,而美國政府債務沉重,即使經濟好轉,也未必會大幅加息,港府指望美國盡快加息令本港樓市冷卻,恐怕只是望天打卦,一廂情願。

怕就怕,港府既無法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外圍環境又遲遲不變,兩頭不到岸,那時樓價必然繼續上揚,因港府辣招未能入市的市民,怨氣必然爆發。可以說,港府這一招「拖」字訣,押上的是政府的誠信與前途,風險極大,港府能不能過得這一關,真的要看天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