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旅行團團友被迫瞓旅遊巴事件愈揭愈臭,被指涉嫌嚴重違規的世通假期僅承認與其中三個團有關,否認接辦郵輪跳海團及另一個同樣出現住宿爭議的旅行團,引發有人冒充旅行社疑雲。事件除了反映旅業亂象叢生,亦再次凸顯當局監管不力。
利之所在,千奇百怪。業內人士透露,隨着訪港旅客持續增加,違規經營甚至冒充旅行社的情況屢見不鮮,愈來愈多業者抱着僥倖心理,以低廉價格招徠內地「散拼團」,抵港後一邊趕行程,一邊找酒店,結果經常「撞板」找不到客房,尤其旺季更是問題多多,投訴不絕。這種「散拼團」早已是業內公開的秘密,而這些不良業者之所以有機可乘,正是因為監管制度存在種種漏洞。
其實,即使是有牌的正規旅行社,亦是良莠不齊,龍蛇混雜。旅遊業議會指出,世通假期在未預訂酒店房間的情況下收團,旅客真金白銀支付團費,來港後卻無房可住,被迫在旅遊巴上過夜,旅行社本身已涉嫌嚴重違規。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旅客「由天堂跌落地獄」,揚言「永遠不會再來港」,對香港旅遊形象的損害,不亞於當年惡導遊阿珍辱罵旅客事件。
一如既往,旅遊事務署官員事後例牌出來致歉,強調旅遊業是本港很重要的支柱產業,這類事件一宗都不應該發生,希望旅行社在多做生意的同時,亦應以香港旅遊業整體聲譽及大局為重,不應抱持「博一博」的心態。然而,道歉又有甚麼用呢?旅遊業亂象層出不窮,香港形象一再受損,難道當局就沒有責任嗎?
作為政府部門,旅遊事務署一味卸責,每次出事都推給旅遊業議會處理,問題是旅遊業議會屬於業界組織,一來自己人查自己人,二來無權執法,所謂的調查,往往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根本解決不了甚麼問題。當年發生「惡阿珍」事件後,當局煞有介事地檢討一番,建議成立「旅遊業監管局」統一監管,惟一拖再拖,至今依然無影無蹤。
當然,除了監管漏洞之外,旅遊配套不足亦是一個大問題。內地開放個人遊的城市愈來愈多,訪港旅客年年增加,但酒店房間卻沒有相應增加,以前年為例,訪港旅客激增一成六,而酒店房間只增加百分之六點二,兩者完全不成比例,接待能力跟不上,不出事才怪。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了,類似醜聞必定還會陸續有來。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過去港府總是為訪港旅客年年上升而沾沾自喜,但事實證明,旅客並不是愈多愈好,須知香港只是彈丸之地,各項配套設施不足,毫無節制地接收旅客,承受不起,必然出現亂象。正如有人準備了一桌飯請客,卻來了兩桌客人,結果應接不暇,必然得失賓客。總而言之,個人遊政策已推行十年,到底該如何微調,現在應是檢討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