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問題愈演愈烈,資助房屋更是一位難求,無法即時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的港府只好翻箱倒櫃,將以前壓箱底「無人吼」的貨尾單位重新推出救急。房委會下月底推售最後一批八百多個貨尾居屋單位,包括鬧出短樁醜聞的天水圍天頌苑以及十室九空的大澳龍田邨,惟相對於龐大的房屋需求,這些單位不過是杯水車薪。
今次出售的居屋貨尾單位集中於天水圍天頌苑兩幢居屋,因涉及短樁醜聞而長期空置。另一部分貨尾單位來自大澳龍田邨,本是約二十年前落成的公屋,由於空置率太高,港府一度打算改建青年旅舍,以配合活化大澳促進生態旅遊的大計,但計劃一拖再拖。房委會最終決定改為居屋出售,也算是廢物利用,善用公帑。若維持單位以市價七折發售,相信不少單位的售價將創出居屋新高,房委會將大賺一筆。
本港樓市向來是「皇帝女不愁嫁」,只要位置好、風景靚,無論價錢多高都有人搶,但環境不好的樓盤則被挑三揀四,以致出現不少貨尾單位。時移勢易,在房源短缺下,變成了「醜女不愁嫁」,環境再惡劣,交通再不便,哪怕是次品,都不怕沒人要。事實上,無論天頌苑還是龍田邨,不是質量有問題就是位置偏僻,過去乏人問津,尤其是丟空多年飽受風吹雨打,必然是「爛爛溶溶」,不忍卒睹。今次房委會售樓首次取消申請人可以參觀現場現樓示範單位的安排,申請人不能當面「相親」,只能「網戀」,即上網參考單位的資料及相片,可見房委會是心中有鬼,擔心申請人看到單位實貌後大打退堂鼓。這樣的擔心其實是多餘的,既然公屋凶宅也爭崩頭,相信今次居屋貨尾也能賣個滿堂紅,隨時錄得超額多倍認購。
問題樓宇變得奇貨可居,再一次暴露本港房屋問題之嚴重,無殼蝸牛別無選擇,惟有「不理好醜,但求就手」。然而,這已是港府翻出來的最後「底牌」,賣完了也就完了,對申請者而言,過了此村沒有這店,新居屋最快也要明年底才能落成,而且未來五年內總共只有一萬七千個單位而已。
居屋供不應求,公屋的情況更糟糕,未來五年平均每年最多只能提供一萬五千個單位,相對申請公屋人數突破二十萬大關,根本不成比例。考慮到通脹因素以及最低工資效應,當局擬放寬申請者入息限額,意味着申請人數將增加,平均三年上樓的承諾勢必受到更大的挑戰。
解決房屋問題的出路在於打造可容納大量人口的新市鎮,但鑑於政治現實,無論是開發新界農地還是填海造地均阻力重重,施政報告惟有提出「寸土必爭」,將市區一些空置土地改變用途,由康樂綠化設施改建房屋,惟此舉勢必招致區內居民的反對,令人擔心「寸土必爭」隨時變成「寸土難得」。說到底,居屋貨尾單位受追捧,正是港府黔驢技窮,市民對房屋政策失去信心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