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僵化、巧立名目乃政府本質,非梁振英政府所創;但除承傳積習外,梁更開始顯露「青出於藍」之勢。
政府供應長者院舍向來不力,支援家居長者流於粉飾櫥窗。不論是願意或不願意,但無可奈何留在家中的長者,長年累月動用自家資源來自我照顧,沒佔用院舍位置,甚至沒佔任何公帑補貼服務的便宜。除極少數富裕家庭外,感覺經濟擔子沉重、難以長期負荷,乃屬必然。
解決之道,政府只須在傷殘津貼以外,多加一項「家居照顧津貼」便可。後者可用作長者接受日間護理費用,包括交通費、傭工、外展物理治療服務等。已申領傷殘津貼者,可免再審批,未有申領者,則可按申領傷殘津貼程序處理。
但直截了當讓長者受惠,政府偏偏不為,卻花時間、巧立名目做實驗,稱之為「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該計劃由社署負責,聲稱讓生活在社區的合資格長者,因應個人需要「選擇」服務。 據悉,此名目堂皇實驗非由政府直接融資,而是向獎券基金申請三億八千萬元,為期四年,包括一億二千萬元一次過給予非政府機構添置設施的撥款。
所謂「選擇」,不過是政府,而非長者。政府選擇由哪些機構篩查長者符合受助資格,亦選擇由哪些機構提供長者可以「選擇」的服務。政府伊始更選擇把原本責無旁貸的服務,棄政府建制之外。
此舉對政府一舉多得,一是卸責,造就社會服務非政府提供之勢;二是培植圍內社會服務機構,鞏固非政府組織支持;三是製造商機,如為所需電腦軟件、硬件供應商帶來生意;四是借非政府機構之手,壓低前線人員工資。說穿了,政府考量最後、優次最低的,不就是上述計劃聲稱欲幫助的長者及其家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