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沽一味金融業 經濟多元轉頭空

梁振英政府過去半年聚焦於扶貧及房屋等民生事務,在發展經濟、做大蛋糕方面有何長遠大計,仍然雲遮霧罩。梁振英昨日出席亞洲金融論壇終於露出口風,表示將在本周四亦即發表首份施政報告的翌日,宣布成立金融發展局,旨在加強與提高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

金融業是四大主要經濟支柱之一,對本地生產總值的貢獻約佔六分之一,近年隨着本港整體競爭力每況愈下,金融業也受到嚴峻挑戰,內有上海、深圳後起急追,外有新加坡等地虎視眈眈。面對內憂外患,港府強化金融業,力保傳統優勢不失,無可厚非。外界想知道的是,金融發展局將怎樣定位,架構組織如何。就金融業監管而言,目前已有金融管理局、證監會、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等機構各司其職,成立金融發展局後,如果定位不清、職能重疊,很容易出現疊床架屋的弊端。港府官僚作風嚴重,部門之間互相扯皮、推卸責任的亂象不斷,金融業會不會出現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情況呢?

這樣的擔憂顯然並非多餘。○八年香港遭全球金融海嘯重創,暴露金融業監管漏洞百出,譬如在外國只准賣給機構投資者的高風險雷曼迷你債券,在香港竟然被包裝成低風險的金融產品推銷給一般散戶,甚至連不少退休長者的「棺材本」亦被捲走。事件引發重大民怨,監管部門互相推諉責任,主管官員不是扮無知,就是扮先知,以致問題拖延多年,至今傷口尚未愈合。還有,強積金收費高、收益低,保障打工仔退休生活變成保障金融機構的高額利潤,則是另一個例子。一葉知秋,港府為了吸引投資,刻意放鬆監管,以致香港成為金融大鱷的樂園,金融發展局會不會令問題進一步加劇,令人擔心。

根據梁振英的簡單描述,新機構的職能主要不是監管,而在於推廣,幫助香港善用內地經濟發展提供的機遇,吸引更多內地企業來港上市,以及促進香港成為境外人民幣中心及資產管理中心。其實,無論是發展人民幣業務還是內企來港上市,都是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的既定政策,現有機構已經足夠應付,成立新部門難免有多此一舉之嫌。更何況,香港能否進一步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關鍵在於加強監管,鞏固法治,如果不在監管及制度上下工夫,成立再多的衙門都是無濟於事。

金融發展局的真相如何,有待後日揭開面紗,明日公布的施政報告是否還有其他發展經濟的錦囊妙計,最為各界關注。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日前揚言,切勿盲目發展新產業,而忽視傳統產業,如今梁振英又特別強調金融業的重要,人們不能不懷疑,在前朝曾蔭權政府提出的六大優勢產業不切實際、備受詬病後,港府兜兜轉轉,是否放棄產業多元方向,最終又回到獨沽金融業一味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