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覓地建屋說易行難

房屋政策是熱點所在,預計施政報告會有較大篇幅縷述中短期措施以及長遠規劃,目標在於化解民怨及穩定民心。當前各界關注的焦點,在於土地供應是否足夠及從何而來的問題。沒有地,房屋變成空話,道理淺顯易明。

梁振英在其競選政綱中直言:「香港並不缺乏土地,欠缺的是全局觀和長遠的規劃……適時和適度開發土地資源,對香港的可持續發展極為重要。」過去大半年,梁在不同場合,亦多次申言上述論點。

問題是,政府仍未能全面掌握香港的土地資源分配狀況。對於市區及新界用地,發展商及財團經過多年有計劃收購,土地儲備總量相當驚人,用富可敵國來形容並不誇張;在港九兩大區域而言,更帶有一定的壟斷性。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可以從綠化帶作出重新規劃,適度開發土地資源,也是說易行難的事。在當前施政環境面對市民維權意識日趨上升、「別在我家後院」現象日趨普遍的情況下,加上城市及土地規劃程序的複雜冗長,要做到平衡各方利益,達致均衡發展,實在談何容易。

現實的例子,莫如觀塘區議會日前討論前茶果嶺高嶺土礦場地皮的規劃方案,大批茶果嶺村村民示威反對,認為政府未就方案諮詢村民。規劃署原擬計劃運用約三點二一公頃的土地,興建十五幢私樓,可提供約二千二百個單位,以容納六千人,設想相當吸引,無奈在地區遇上阻力。看來在土地供應上,政府必須爭取區議會的支持,使之發揮更積極的溝通平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