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病徵不明顯,病人確診時可能已是晚期,難以根治。部分公立醫院採用的體內放射治療,私家醫院亦逐漸廣泛使用,作為晚期肝癌紓緩性治療,延長病人壽命。養和醫院自○三年至去年,為一百卅三名肝癌病人進行體內放射治療,三成六病人在治療兩個月後,甲胎蛋白水平下降,顯示癌腫瘤明顯縮小,不論原發性肝癌或轉移性肝癌病人,各有三成治療後一年仍存活。
接受體內放射治療(SIRT)的病人需在腹股溝開一個小孔,將含有放射性元素釔90的微形小球經導管從小孔進入肝動脈,直達肝腫瘤。微形小球會阻塞通往腫瘤的微小動脈,並釋出放射物質,殺死癌細胞。
在養和醫院接受治療的一百卅三名病人中,年齡由廿八歲至八十八歲,大部分為男性;八十五名為原發性肝癌病人,四十五名是轉移性肝癌病人,全部都是晚期肝癌患者。他們接受SIRT治療後,原發性肝癌病人中,三成一存活一年,百分之八點二病人可存活兩年;轉移性肝癌患者中,一年存活率有三成二,存活率兩年的病人有百分之二點二,效果與外國同類治療相若。
養和綜合腫瘤科中心副主任梁惠棠指出,肝癌只能在早期透過手術切除才能根治,但肝癌徵狀不明顯,一般在晚期或擴散後才確診,八成肝癌病人因肝硬化無法做手術,加上肝癌細胞帶有抗藥性基因,藥物治療效果未必理想,SIRT可為病人提供多一個選擇,延長壽命。但他強調,SIRT只屬於紓緩性治療,並非根治肝癌,病人有百分之五機會在治療後,因肺、肝和胃攝取過多放射性物質而引致併發症,其中一名參與研究的病人死於放射性肺炎;至今,半數病人因肝癌最終惡化而去世。
其中一名參與研究的八十八歲男病人,接受SIRT治療前的肝腫瘤直徑逾五厘米,無法切除;接受治療兩個月後,甲胎蛋白水平由一千八百降至少於一百,顯示腫瘤大幅縮小,電腦掃描影像已看不見癌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