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的首份施政報告即將公布,如何改善民生是焦點所在,而房屋政策正是重中之重,至為矚目。房屋供應是一個跨階層跨年齡的問題,是一個安居工程,影響極其深遠;房屋議題廣受社會關注,更變得愈益政治化,乃不爭的事實。
去年十月下旬,梁振英到立法會向新一屆議員發表演講,有關內容被視為「迷你施政報告」,觸及民生、經濟及政治的各個方面,估計施政報告將與之首尾呼應,因而極具參考價值。
在討論房屋問題時,梁振英直言「要根本理順房屋問題,就要確保土地供應及土地資源的合理分配,以及發展的整體方向、幅度和步伐」。其論述已涵蓋房屋議題的核心部分,要有效處理好,卻極之不容易。
要滿足增建居屋及公屋的需求,即使用盡短中期措施,未來三至五年,都難以解決土地供應的難題。在演講之中,梁振英聲稱自就任特首以來,已公布一系列短中期措施,以至尋求將三十六幅「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撥作住宅用途,又積極推動活化工廈政策,以增加住屋供應量。老實講,所有這些舉措,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不能解決問題。
早前有發展商建議以農地免補地價方式,興建面積小而價格廉宜的「上車盤」,引起業界關注,卻原來據統計本港四大發展商在新界所擁有的農地土儲,其數量之大,與政府擁有的鄉村式發展官地面積相若,端的是富可敵國,且看政府如何因應公用土地不足的問題。